門診有患者咨詢:王醫生,我左乳腫塊手術后病理為“乳腺假性血管瘤樣間質增生”,這是什么病,醫生叫我3個月復查一次,是不是這病不太好、容易復發嗎?
乳腺假性血管瘤樣間質增生
我答復:
乳腺假血管瘤樣間質增生是良性病變,該病較少見,分為非結節性和結節性,你的腫塊直徑有4CM,這類腫塊表現的結節性乳腺假血管瘤樣間質增生更少見,但只要手術切除腫塊就可以了,不用擔心!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數專家認為該病與內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相關,據文獻報道腫塊切除術后有一定的局部復發率,因此,建議你定期B超復查,避免應用含雌激素的食物、藥物。
科普時間
什么是乳腺假性血管瘤樣間質增生?
乳腺假性血管瘤性間質增生
- 是一種少見的良性病變
- 多由于其他疾病切除或活檢時在顯微鏡下偶然發現
- 結節性/腫瘤性較少見
- 常見于絕經前婦女、絕經后激素替代治療者、男性乳腺發育者
- 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與雌激素水平有關
病理表現
- 小葉間質纖維廣泛瘢痕樣增生,呈結節狀或彌漫性分布在小葉間與小葉內,小葉結構一般存在
- 病變組織內有不規則的裂隙樣間隙似毛細血管,非真正血管網,呈“假血管”結構,腔隙內無紅細胞
- 腔隙被覆內皮樣梭形細胞,與內皮細胞相似;梭形細胞明顯增生時,上皮樣聚集呈叢狀或簇狀型假血管瘤樣間質增生
- 少數梭形細胞可輕度異型性,出現核分裂像,但無病理性核分裂像
- 間質內通常缺乏炎細胞。
- 免疫組化:假血管瘤樣間質增生的梭形細胞表達vimentin和CD34,不同程度表達SMA和Desmin,常表達PR。不表達ER、CK。
分為單純型、束狀/增殖型、混合型
臨床表現
- 缺少特異性
- 多由于其他疾病切除或活檢時在顯微鏡下偶然發現。可伴發于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纖維囊性變、柱狀上皮增生、非典型小葉增生、非典型導管上皮增生等
- 少數情況下表現為可觸及的乳腺腫塊,質地較硬、無痛、可移動的結節或腫塊。
- 罕見情況下,表現為迅速增大的乳腺腫塊,導致乳腺彌漫增大,可伴有皮膚水腫、泛紅及橘皮樣改變等與惡性腫瘤極為相似的表現,見于年輕女性。
B超表現
- 類圓形低回聲腫塊多見,邊界多清楚
- 典型者內可見囊狀或假血管腔樣低回聲腔隙,與病理學中“假血管”結構相對應
- 部分有 BI – RADS 4表現:如不均勻/增強回聲、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鈣化
鉬靶表現
- 最常見:圓形、類圓形腫塊,邊界/部分邊界清楚
- 次常見:局灶不對稱影
- 隱匿型
- 偶可發生鈣化
MR表現
- T1WI等、低信號為主,T2WI不均勻等、低信號或混雜信號,裂隙樣區長T1長T2信號為特征性表現
- 增強呈不均勻強化,裂隙樣低信號區不強化
- TIC 以漸增型為主
- 彌散多不受限
治療及預后
- 如果表現為乳腺腫塊,需要手術局部切除,手術時要廣泛切除以降低局部復發率,否則術后局部復發率可達15%-22%。
- 如果是在切除其它病變中偶然發現乳腺假性血管瘤性間質增生,則無需特殊治療,繼續B超隨訪觀察。
- 由于乳腺假性血管瘤性間質增生對雌激素刺激較敏感,因此避免應用含雌激素的食物、藥物、外敷藥。
- 本病無惡性轉變和轉移的報道,預后較好,手術后定期B超復查即可。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