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它不僅參與維持人體幾乎所有功能和生命活動,還是保障免疫力的主力軍。
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抗體),都由蛋白質組成。一旦蛋白質攝入不足、甚至缺乏,人體的免疫力會受到直接影響,戰斗力會直接下降。
在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年齡>60歲的老年人屬于新冠肺炎的重癥/危重癥高危人群。而這部分人,本身也是“肌少癥”的高危人群。而對于腫瘤患者來說,無論年齡老少,都是“肌少癥”的高危人群。
肌少癥——增齡相關的肌肉量減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軀體功能減退的老年綜合征。隨增齡患病率顯著增加, 80歲及以上老人肌少癥患病率高達67.1%。肌少癥會引起機體功能障礙,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風險。
因此,當新冠感染遇到老齡尤其是腫瘤患者,蛋白質營養不良的發生風險就會被雪上加霜。畢竟,新冠的11大癥狀里,無論發熱、咳嗽、咽痛、腹瀉、味覺嗅覺減退/喪失……任何一條都能直接干擾患者的食欲和進食量。
外加上衰老原本所導致的機能減退(如:牙齒缺損、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等)、慢性病纏身、缺乏正確的營養知識(比如一生病就只喝粥)等等,這些疊加在一起,會大大增加老人和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營養不良的風險。
這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進一步的打擊,導致重癥風險增加、合并癥風險增加、病程遷延,以及抵抗下一次感染的能力被削弱。
因此,如果你眼見著家里長輩在日漸消瘦,你已經可以推斷出他們存在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營養不良的風險。
蛋白質攝入不足怎么辦?
除了幫助調整飲食,改善食物的性狀,讓食物軟爛易咀嚼吞咽且營養密度高,比如在粥里加入肉末和菜碎,在面條里打入雞蛋花,在疙瘩湯里加入小小的肉丸子,在雞蛋羹里加上肉末或蝦茸,在麥片粥里加入牛奶或豆漿,在酸奶里加入水果泥/果碎,在五谷粥里加入堅果芝麻粉等……以及少量多餐次以適應食欲差、胃口小的現狀。你還需要幫助他們增加膳食蛋白質的攝入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