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治療的基本手段之一。但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由于放療設備的功能限制,對肝內腫瘤的定位精度較差,照射腫瘤只能采用前后對穿兩野。效果較差,且對肝臟損傷也較大,因此原發性肝癌患者較少接受放療,甚至被認為是放射治療的“禁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國內外學者已經陸續報道了采用現代精確放療技術治療不能手術切除原發性肝癌的臨床實踐和研究。對于經過選擇的肝癌患者,放療后3年生存率可達25%-30%。總體來說,對于肝細胞肝癌,放療是和外科手術類似的根治性治療手段。
肝癌對放療敏感嗎?
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治療的基本手段之一。但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由于放療設備的功能限制,對肝內腫瘤的定位精度較差,照射腫瘤只能采用前后對穿兩野。效果較差,且對肝臟損傷也較大,因此原發性肝癌患者較少接受放療,甚至被認為是放射治療的“禁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隨著三維適形放療、調強適形放療和立體定向放療以及最先進的TOMO放療等現代放療技術日益成熟和廣泛應用,為放療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另外放射生物學的基礎研究顯示肝細胞肝癌的 α/β值為12Gy,屬于對放療較為敏感的腫瘤。
國內外學者已經陸續報道了采用現代精確放療技術治療不能手術切除原發性肝癌的臨床實踐和研究。對于經過選擇的肝癌患者,放療后3年生存率可達25%-30%。總體來說,對于肝細胞肝癌,放療是和外科手術類似的根治性治療手段。
什么樣的病人適合接受放療?
目前肝癌患者有以下情況之一可以考慮接受放射治療:
1.不能手術的肝內肝細胞癌應該考慮放療。
2.放療對門靜脈及下腔靜脈癌栓有效,且可能是唯一的治療選擇。
3.放療是肝癌淋巴結轉移的最好治療措施。
4.肝癌腎上腺轉移也能放療
5.放療可以提高肝癌骨轉移病人的生存質量
6.肝內膽管細胞癌放療有效
放療有哪些形式?該如何選擇?
(1)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最為經典的放療模式,適用范圍廣泛,費用相對合理,臨床應用較為成熟。腫瘤靶區的劑量均勻,可以針對絕大多數的病例進行治療。對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計算并生成完整的正常組織受量報告,以利于對正常組織的毒性反應做出準確評價。
(2)伽瑪刀:近幾年開始流行的治療模式。特點是采用多枚天然60Co放射源多野聚焦后形成腫瘤中心的高量,腫瘤周邊劑量相對較低,靶區內劑量不均勻。適用于腫瘤較小、形狀規則的情況。對正常組織的毒性反應的評價較為簡單。另外對于腫瘤靠近胃、腸管、脊髓等重要串行器官的情況下,選擇伽馬刀治療要格外謹慎進行。
(3) TOMO放療:即螺旋斷層放療。是21世紀最新的放療技術,是直線加速器和螺旋CT的完美融合。治療范圍可達160cm,能實現全身多個腫瘤一次同時完成治療。采用360旋轉治療,劑量的適形度和均勻度在各種放療設備中均最優。在每次治療前都可以進行定位圖像和當時腫瘤實時圖像的匹配,治療的精度極高。
適用于各種情況的肝癌放療。并且對于肝內多發病灶、病灶靠近重要臟器等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和伽馬刀無法實現的治療均可完美實現。同樣可以計算并生成完整的正常組織受量報告。由于其完美的劑量學優勢其療效和對正常組織的保護為目前最優。但是治療費用較為高昂。
現有的多學科綜合治療策略有哪些?
肝癌治療的“靶向”目標歸結為六個方面,與肝癌治療目標相對應將各類肝癌治療方法分為六級。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不是單純地多種治療方式的疊加,而按照肝癌治療方法分級的逆向思維,建立了肝癌多學科治療的新模式,即以治療目標選擇治療方法的 “集合治療模式”,包括確定治療目標及相對應的肝癌治療分級,選擇治療方法,制定治療療程等。
目前肝癌領域的專家認為,癌癥多學科集合治療模式的提出,預示著癌癥(如肝癌)多學科治療的新時代的到來,這種新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①癌癥多學科治療應有共同的治療理念或原則,如肝癌多學科治療的設計遵循全方位、系統化、規范化、個體化、動態式、經濟型的六項原則;
②癌癥多學科治療中的各學科應有明確具體的治療目標:如肝癌的治療包括局部腫瘤病灶、肝內的轉移、全身性播散、慢性肝病、全身免疫力和腫瘤康復等六級治療的具體的靶向目標;
③癌癥多學科治療有總體統一的治療模式,以供多個臨床學科遵循,各學科的治療模式相互銜接,達到統一的治療目的,如通過提出肝癌綜合治療新理念和肝癌治療分級新概念,為肝癌多學科治療建立了一種數學化的肝癌多學科協作的集合治療模式;
④癌癥多學科治療有統一的或公認的數量化的客觀評價或評估療效的方法,使各種方法之間在循證醫學基礎上具有可比性。
另外,具有新時代特征的肝癌多學科治療尚需要更多肝癌診療中心的協作,共同探討促進該模式成熟完善,造福于人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