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張偉濱,就百姓看病就醫買藥行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強調各級醫院存在不同的分工定位,患者看病就醫時還需分級診療!
他具體提到:建議百姓看病就醫時候,要對自身疾病進行級別定位,對于一些普通病、常見病等小毛病,要有意識的去一二級醫院看,不建議去三級醫院看!
碰到疑難雜癥、復雜病,才到三級醫院去看!如此,才能讓三級醫院的醫生,不是忙著在配藥或者忙著在看一些普通小毛病,使得各級醫院功能定位更清晰合理!
其實,張委員也是瑞金醫院骨科主任,因此,深知分級診療費重要性,才如此呼吁!
個人覺得,尤其是在當下的醫保報銷政策下,這種分級診療分級看病就醫買藥,對于百姓來講,顯得更加重要!
原因是,同一個病,在各級醫院看,報銷待遇差別十分明顯!
比如70歲的王婆婆最近突感風寒感冒,發燒咳嗽啦,假定她今年已經達到500起付線了,這一次需要花費300元!
1,去社區衛生院門診看病買藥報銷待遇是84%,那么她就只需要支付48元!
300×16%=48元
2,去三甲級醫院門診看病買藥報銷待遇是60%,那么她就只需要支付120元!
300×40%=120元
不難發現,醫改后,由于有了門診統籌報銷待遇,按照政協委員的建議,看小病去一二級醫院看,比在三甲醫院看,更省錢更便宜實在!
另外,一二級醫院由于規模較小,各個樓層部門距離較近,對于行動老人不便者,更容易到達,一般不至于要走好遠,各大樓層找醫生,完成看病買藥做檢查!
所以,今后群中看病買藥就醫出門前,最好是先衡量一下疾病大小,再決定去哪個醫院,或許,更實惠方便!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