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自然表示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現代人對于節氣可能并沒有那么重視,但在古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都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因為立夏后溫度會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也會進入旺季生長。
陰雨不斷,警惕濕疹
但也正因為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空氣濕度非常大,很多人會明顯感到又濕又悶,甚至有的人因而引發皮疹、濕疹等。
所以,在飲食上要盡可能少食辛辣油膩類,適當吃一些健脾利濕作用的食物。比如山藥、扁豆、冬瓜、薏米、綠豆、藕、絲瓜等。
立夏,注重保養“心”
同時,“心通于夏氣”,夏與心相通,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很容易導致心火過旺,引發各種疾病。
特別是腫瘤患者,受情緒起伏及氣候外感因素的影響,容易同時發生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
故而,立夏應注意保養“心氣”。遵循“補腎助肝,調養脾胃”的飲食原則。可多吃一些補心養心的食物,如小麥、蓮子、豬心、桂圓、瘦肉、豆及豆制品等。
吃碗立夏飯,健康又平安
俗言道:“吃過立夏飯,健康又平安”。大家可知道,立夏時亦有吃蠶豆飯的習俗,蠶豆飯即為“立夏飯”。
蠶豆在王禎的《農書》上有“百谷之中最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飯充饑”之說。
此物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清熱利濕,止血降壓等作用。可以用來治療中氣不足、倦怠少食等癥狀,很適合立夏食之。
那除了習俗的蠶豆飯,關于立夏的膳食,筆者還有2道食方要推薦給大家:
01
【馬齒筧炒蛋】
【食材】
馬齒筧100g,雞蛋3個,大蒜2瓣
【做法】
①馬齒筧洗凈切碎,拌入蛋液,打散;
②加入適量調料,混勻。下熱鍋翻炒均勻,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
清熱利濕,散血消腫,立夏吃蛋叫做“補夏”,大補虛勞。但此膳不適合孕婦、體質虛寒者。
02
【蓮子豬肚湯】
【食材】
豬肚子1個,蓮子肉50克,精鹽、生姜、蔥、蒜各適量。
【做法】
①豬肚洗凈,蓮子(去心)用水泡發;
②將蓮子放入豬肚內,放入鍋內,加清水燉熟透;
③撈出晾涼,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將精鹽、蔥、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功效】
益氣補虛,健脾益胃。尤其適合胃癌、消化道疾病者。
總之,養心、養陽是夏季養生關鍵。在立夏時期,大家務必要:養好心神,祛火除煩;健脾養胃,少吃生冷;暑熱濕邪,注意祛濕;護好陽氣,切勿貪涼。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