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癌癥患者骨轉了,雙磷酸鹽注射間隔時間1個月和2個月無區別

    骨轉移是肺癌的一個嚴重問題,造成患者相當大的痛苦。據統計,40-48%的肺癌患者在初始階段就有骨轉移。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控制骨轉移,避免其加重并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骨轉移病灶的發展會引發一系列骨骼相關的并發癥和對應的治療,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骨骼手術和骨骼放射性治療,這些被統稱為骨骼相關事件(SRE)。

    預防骨相關事件的藥物

    為了預防腫瘤患者出現骨骼相關事件(SRE),現有兩種藥物,雙磷酸鹽和地諾單抗。雙磷酸鹽,如唑來膦酸(ZA),是無機焦磷酸鹽的類似物,它能通過附著在骨內來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功能。此外,雙磷酸鹽還能通過抑制破骨細胞祖細胞的成長和聚集,促進破骨細胞的自然死亡,從而減少破骨細胞的活性。地諾單抗(Denosumab)是一種單克隆抗體類藥物,通過抑制骨重塑過程中的骨吸收,從而增加骨密度并減少骨折的風險。

    雙磷酸鹽和地諾單抗已在我國獲得批準,用于治療骨轉移患者,以防止骨相關事件的發生。然而,任何藥物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下頜骨壞死、腎臟毒性、類似流感的癥狀、胃腸道反應、非典型股骨骨折等。盡管雙磷酸鹽已被證實能減少骨相關事件的發生,但缺乏長期治療影響的證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和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的臨床實踐指南建議持續治療,直到大量證據顯示患者的健康狀況下降或出現過度毒性。

    隨著新的治療方法延長了患者的生命,我們也需要有效的措施來減少和預防骨相關事件,同時保持患者的生活質量。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研究探討了降低雙磷酸鹽給藥頻率(即增加用藥間隔時間)是否會影響其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2個月一次和1個月一次,療效無區別

    這是在日本進行的一項研究。八家醫院共同開展了一項隨機、開放標簽的二期臨床試驗,將出現骨轉移的肺癌患者隨機分組,每四周或每八周接受4毫克雙磷酸鹽的治療。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觀察首次骨相關事件的發生時間,以及一年后骨相關事件的發生率和種類。

    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的六年時間里,共招募了108名患者。其中54名患者每四周接受一次雙磷酸鹽注射(每月一次),55名患者每八周接受一次雙磷酸鹽注射(每兩月一次)。

    延長雙磷酸鹽注射時間不影響骨相關事件的發生

    由于骨相關事件的發生率較低,首次骨相關事件發生的中位時間無法計算,但是所有患者首次骨相關事件的發生時間并無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將雙磷酸鹽注射的頻率調整為每兩個月一次,并不會影響首次骨相關事件的發生時間。一年后,兩組患者的骨相關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7.6%和23.3%,但差異并不顯著。

    在六個月的骨相關事件發生率、疼痛評估、鎮痛藥物的使用情況、血清N-端肽水平、毒性和總生存期等方面,兩組患者也沒有顯著差異。因此,研究者建議在臨床實踐中可以考慮將雙磷酸鹽注射的頻率延長至每兩個月一次。

    雙磷酸鹽注射時間延長不影響總生存期

    討論和分析

    對許多患者而言,去醫院接受骨轉針治療(如雙磷酸鹽注射)是一項挑戰,尤其是在體力狀態較差的情況下。將雙磷酸鹽注射的頻率調整為每兩個月一次,不僅能節省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這些不良反應包括下頜骨壞死、腎臟毒性、類似流感的癥狀、胃腸道反應、非典型股骨骨折等,這些都會影響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希望本文能為廣大癌癥患者提供啟示,您可以與主治醫生討論,考慮延長雙磷酸鹽的注射間隔時間。當然,我們更希望廣大的患者能避免遭受骨轉移的困擾。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