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傅在5天前不慎被野狗咬傷了臉,當時太晚了,他就回家用肥皂水簡單清洗了下傷口。第二天才去醫院打了狂犬疫苗,之后遵醫囑隔三天又去注射了一次。
沒想到,在被咬后第五天,劉師傅整個人跟“瘋”了一般,一邊吼著自己半邊身體麻木、失去知覺,一邊在地上打滾,說身上有幾萬只螞蟻在咬。送往醫院時,劉師傅高燒近40°,身上已經出現了神志不清、吞咽異常的癥狀。
在得知劉師傅曾被野狗咬過后,醫生判斷他身上的癥狀可能是狂犬病發作引起,但其家人對此并不相信。因為劉師傅已經打過2針疫苗了,為什么還會染病?
然而信與不信也改變不了最終的結果,劉師傅最后還是因為狂犬病發作而去世了……
一、明明注射了狂犬疫苗,為何人還會發病離世?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導致的疾病,可造成嚴重腦炎。發生感染后,狂犬病病毒會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腦脊液、唾液、體液等處,多通過狗、貓、蝙蝠等動物咬傷傳播。沒有及時接種疫苗的感染者,一旦出現恐水、譫妄等神經癥狀時,幾乎難以救治。
根據咬傷部位的不同,狂犬病發作的時間也不同,一般認為距離中樞神經越近的部位被咬傷后潛伏期越短,感染后也更容易發病死亡。據統計,狂犬病的潛伏期在幾天到6年不等。目前臨床上針對狂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
既然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手段,那文章開頭提到的劉師傅,明明接種了狂犬疫苗,為什么最終還是發病死亡了?
這個現象可能與就醫延遲、病毒直接侵襲神經以及機體免疫力極其低下等因素相關。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暴露預防處置失敗,最終讓患者感染死亡。
特別是頭面部被咬傷的情況下,感染的病毒載體量較大、距離腦部很近,可快速侵犯神經、中樞神經系統,患者很可能會在免疫措施生效前發病。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接種了疫苗可能也無濟于事。
二、狂犬病毒的致死率為99.99%,為何不是100%?
狂犬病毒在病毒學分類上屬于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在感染病毒后所瞄準的部位是中樞神經系統。一旦進入腦部會開始大量繁殖,“擠兌”腦細胞令其無法正常存活,不超過10天患者就可能會死于腦損傷。
更絕的是!狂犬病病毒只存在于神經細胞內,常規的治療以及免疫系統殺滅病毒都需要通過血管,但狂犬病病毒進入大腦不走這條通道,免疫系統和藥物對它完全束手無策……
中國狂犬病預防中心相關指南提到過,國際上有狂犬病死亡率為99.99%的說法,但大家提起狂犬病的時候都會說是100%致死率,這是什么原因呢?
實際上,世界范圍內,此前已知僅有7位感染了狂犬病病毒依舊存活的病例,這些人構成了0.01%的存活率。雖說這些患者沒有因為狂犬病病毒死亡,但病毒所帶來的神經系統損傷,也給這些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影響。
三、4個救命知識,早知道早受益
狂犬病病毒對于生命的威脅極大,一旦發病幾乎沒有可轉圜的余地。近幾個月來,由于天氣炎熱犬傷門診的接診量持續攀升。
最近浙江某醫院5月共接診此類患者2472人次,環比增加33%,6月的接診數量則達到了2859人次,環比增加了16%,單日最高的接診人數甚至達到了125人次。
面對100%致死率的狂犬病,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狂犬病疫苗工作組殷文武組長提醒我們要注意以下4點:
1.為貓狗接種疫苗,是最基礎的預防策略
狂犬病的預防中傳染源管理是重中之重,家中有寵物的要及時給寵物接種疫苗,我國約有95%的狂犬病來自于狗咬傷、抓傷,還有少部分則來源于貓傷。此外,建議大家要文明養寵物,出門遛狗務必牽好狗鏈、狗繩。
2.被咬后,先在家沖洗15分鐘還是立即去醫院?
在被咬、抓傷后,要及時用肥皂水、消毒劑、清水反復沖洗傷口,至少要清洗15分鐘,之后再用碘伏等消毒傷口。一些傷口不大沒有引起大出血的,建議先在家處理傷口后再去醫院。
3.剛打完疫苗,又被咬傷了,怎么辦?
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再次暴露,如果暴露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無需額外進行其他的接種,保持原有的程序完成即可。如果暴露發生在最后一劑疫苗的3個月內,也無需加強免疫。但如果發生在3個月之后,則需要再接種2次疫苗。(每次暴露都要規范消毒處理傷口)
4.什么是暴露后預防免疫程序
狂犬病病毒暴露后要盡早進行傷口局部處理、盡早進行疫苗接種,必要時可以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來預防發病。
狂犬病病毒十分可怕,生活中一旦被貓狗咬傷,要提起12分的警惕,及時處理傷口并就醫。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