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塊兒嫩豆腐從一盆豆腐腦里完整剔出
不是一件容易事
邊界不清
切多切少很麻煩
這就好像腦部腫瘤手術
大腦內神經密集
既要精準切除腫瘤
又要保護好正常腦組織和神經
近日,河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引進德國蔡司KINEVO 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聯合熒光引導技術,成功開展高難度左顳葉腫瘤腦膠質瘤切除手術,精準消除了患者腦部的“定時炸彈”,患者無神經功能后遺癥,目前已順利出院。
一個月前,鞏義的老尚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等癥狀。僅僅過了3天,老尚的癥狀加重,出現失語、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無肢體抽搐、肌力下降等癥狀,家人連忙把他送到了當地醫院。
經過詳細檢查后,醫生在老尚腦部的左顳葉上發現一個大小約為53毫米×39毫米×43毫米的病灶,高度懷疑為腦膠質瘤,因位置特殊,當地醫院建議轉到上級醫院治療。
腦膠質瘤是起源于腦神經膠質細胞的腫瘤,是成人最常見的顱內原發腫瘤,約占顱內原發惡性腫瘤的50%以上,其發病率在顱內腫瘤中排名第一,致殘、致死率高。
目前,手術是治療膠質瘤的主要手段。腫瘤手術治療的關鍵在于腫瘤的切除程度,腫瘤組織切除得越徹底,術后復發的可能性就越小。
但是,由于膠質瘤在顱內浸潤性生長,界限不清,難以判斷腫瘤的邊界,在磁共振或CT等影像學檢查上所顯示的強化病灶,常常只是腫瘤主體的“冰山之一角”,外科醫生要想全切除,著實棘手。
經多方打聽,老尚一家人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找到了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韓磊。
收治入院后,韓磊考慮到老尚病情較危重復雜,為其申請科內術前病例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患者的腫瘤體積較大,位于大腦的左顳葉,周圍有重要血管。為了盡量不影響術后患者肢體活動等功能,更好地辨別腫瘤內側的邊界,最終確定運用機器人手術顯微鏡聯合熒光素鈉(黃熒光)輔助引導技術進行手術。
神經外科副主任徐欣介紹,對于腦膠質瘤來說,如果切除過多,有可能損傷重要神經組織,造成患者術后偏癱及失語等神經功能毀損;而如果切除程度不足,則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確定腫瘤的生長范圍,是影響手術成敗的重要一步。
![]()
韓磊介紹,對于邊界不清、或累及重要腦功能區的腫瘤,熒光素鈉可以提供一個背景視野為黃色,通過注射光敏藥物,可使腫瘤部位在手術野中呈現黃綠色的熒光色,清晰描繪腫瘤的形態、位置和范圍,結合機器人手術顯微鏡,助力醫生最大程度、安全可靠地完成腫瘤的切除,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
與患者和家屬充分溝通后,韓磊團隊為患者順利完成腫瘤全切除,病理顯示為高級別膠質瘤。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患者平穩度過圍術期,沒有出現任何神經功能后遺癥,目前已順利出院。一個月后復查顯示,老尚腦部的“炸彈”順利拆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KINEVO 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及相關創新技術的應用,將使我院神經外科手術的精確性、安全性邁向更高水平,有力提升我院神經腫瘤的外科治療水平和科研水平,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徐 欣
神經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河南分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委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委員兼秘書。擅長各種神經腫瘤的診治,微創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及各種并發癥的治療,在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椎管腫瘤,尤其是顱底腫瘤等高難度的顯微外科手術,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兒童腦腫瘤,復發膠質瘤方面有深入研究并積累了豐富經驗。主持并參與省廳科研攻關項目4項,獲省廳級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韓 磊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河南省醫學會神經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學組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河南省抗癌協會青年理事。
對神經外科常見病和疑難病癥診斷和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主刀或擔助手參加手術數千例,均達到預期的臨床效果。在核心期刊及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獲河南省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河南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1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