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終期統計監測報告。在報告中稱,我國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已經突破80歲而達到80.88歲。這樣的結果也是繼2000年我國進入長壽國家行列之后,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的主要表現。
女性人均預期壽命從2010年的77.37歲提高到2015年的79.43歲,到了2020年又達到了80.88歲。這顯然是一個上升趨勢明顯的“三級跳”狀態。這樣的一個結果,在全球184個可提供數據國家中位列第62位,比世界女性平均水平高了4歲左右。
看完了女性壽命的相關數據以后,你是不是急切地想知道中國男性的預期壽命數據如何呢。這里,我可以首先說明的是,具體數據不知道。但是,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的相關資料數據顯示:
2000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1.40歲,男性平均預期壽命69.63歲,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73.33歲。到了2010年,這樣的數據分別對應為74.83歲、72.38歲,77.37歲。2015年,則分別為76.34歲、73.64歲、79.43歲。如此的直觀比較起來,從2000年到2015年這15年時間里,男女平均預期壽命之差由3.70歲擴大到了5.79歲。這樣的數值卻是直接了當的。
其實,不只是在我國有這樣的特點,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數據也都顯示如此,長久以來,各時期的女性都要比男性更加長壽。
女性比男性更加長壽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分析目前世界人口大數據表明,女性一般壽命比男性長5-10年,這與女性的先天、后天性長壽性優勢直接有關。
女性擁有生物學上的先天優勢。即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型,而男性則為XY型。研究表明,X染色體上定位有清除氧自由基的酶,而氧自由基則是影響人類健康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女性則可以產生更多的這種酶,其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也就相對更強。
此外,男性端粒長度的縮短速率也比女性更快,這種具有保護作用的端粒的長度,受到氧化應激、炎癥反應、慢性疾病、吸煙、運動以及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端粒縮短速度的加快是不是有些催命的意思啊。
處理生物學優勢以外,女性的生理性優勢也是相當明顯的。眾所周知,雌激素具有調節血脂代謝的作用,使得絕經前女性的高血脂發病較之于男性少見,與之同時,女性心臟病、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降低。雌激素所具有的保護作用對于女性來說就成了長壽的私人定制。
此外,月經等刺激使女性更加耐受應激反應。應激反應和應對應激反應是人體生理機能調節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鍛煉機體應激反應耐受性的有效途徑。月經出血,即是女性應對應激反應的一種表現與鍛煉的機會。
除此以外,女性的生活習慣較男性更健康。這主要表現在日常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如抽煙、酗酒、作息時間不規律、不合理飲食等的發生比率上。以成人吸煙為例,我國女性吸煙率為2.4%,而男性則高達52.9%,吸煙也是引發其他多種慢性疾病、呼吸、心血管、腦血管、內分泌系統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同樣,30~59歲男性飲酒率超過60%,其中40~49歲飲酒率更是高達63.7%,而女性各年齡段中最高飲酒率為14.4%。此外,女性在外應酬也比男性相對要少得多。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其實這正是男兒把委屈情緒都給積壓和累積的結果,也是無法使自身負性情緒釋放出去的一種表現。大哭一場、鼻涕眼淚一起流的女性,掌握了這樣的養生之道,可以使得不良情緒及時宣泄,使得身體充分減壓,這也是女性保持身心健康,善于釋放情緒的集中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更重視健康和疾病防治,在對待疾病的態度上,男性更加容易忽視,對于一些疾病的信號重視不足,導致疾病發展和治療的不及時,錯過最佳治療期。
如此說來,人的壽命,30%~40%由先天的遺傳因素所決定的,而剩余的60%~70%則是受到環境和后天生活方式影響。想長壽,更多的時候就是要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后天條件,男性朋友們還是真心的對自己好一些,甚至可以再略微的“娘”一些。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