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哥今年46歲,約在一個月前頻繁出現咳嗽咳痰表現,連續咳嗽了一周后發現痰液內時不時會帶有血絲。但他沒有太當回事,自行購買了一些祛痰止咳的藥物服用。
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咳嗽咳痰的癥狀越來越嚴重,身上還出現了高燒、呼吸困難的表現。去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重癥肺炎,醫生建議他進行氣管插管治療,需要入住ICU病房。
這個情況讓家屬嚇壞了,不過就是咳嗽咳痰,怎么會這么嚴重?還要入住ICU?
大部分人對于咳嗽咳痰都覺得習以為常,認為是小事,但有時候反復地咳痰,很可能是重大疾病的信號。
一、人為什么會咳痰,吞下肚有害嗎?
痰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分泌的液體,痰液內的成分包括有黏液、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癥細胞以及壞死脫落的黏膜上皮細胞等。有人說咳痰其實是在排毒,但痰液是氣道的排菌、自潔方式,不能起到排出五臟六腑毒素的作用,說吐痰是在排毒其實是不嚴謹的說法。
那在有痰的時候要不要吐出?如果吞下的話會不會威脅健康呢?
河北省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王茜表示,痰液其實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正常情況下。身體每天都會分泌痰液來保持呼吸道濕潤。在出現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時,它可以粘附氣道內的有害物質、病原微生物的尸體等,將其咳出后可以讓有害物質也被帶出體外,可減少肺部感染的發生風險。所以,建議將痰液咳出來,包裹起來丟進垃圾桶,既是保護咳嗽、咳痰本人,也不會傷害其他人。
但生活中不乏有一些無法將痰液咳出來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將痰液咽下去一般也無需太過擔心。因為痰液內存活的病原菌很少,即便是有少量存活的,進入胃部后也會被強大的胃酸腐蝕、殺死,不會威脅健康。但如果感染的病原菌比較強大,可耐受胃酸的腐蝕,則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一定威脅。如肺結核患者的痰液內可能有大量存活的結核分枝桿菌,咽下去可能會通過胃部進入腸道,誘發腸結核發生。
二、咳出7類痰液請留意,肺部或出大問題
一些人在日常咳痰的時候,痰液特別濃稠,這很可能是因為氣管、支氣管以及肺組織被致病菌感染發生了炎癥所致。發生感染后,大量的炎性細胞浸潤、血管擴張、黏膜組織充血/水腫,會導致黏液量分泌增多、性質也會變粘稠。
不同顏色性狀的痰液往往暗示不同疾病:
黃痰:黃痰表示呼吸系統有化膿性感染,多與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以及肺結核等疾病相關。
綠痰:多見于肺部銅綠假單胞菌、嗜血桿菌感染患者身上,一些嚴重的黃疸患者身上也會有該癥狀。
紅色或棕紅色痰:痰液內出現血液、血紅蛋白,需要高度警惕是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病引起;一些罹患肺吸蟲病的患者,痰液多呈棕紅色。
白色黏液性痰: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咳痰初期會出現白色黏性痰液,也可能為黏度較高,且不易咳出的白色透明黏液。
鐵銹色痰:在大葉性肺炎、肺梗塞患者身上較為多見。
黑色或灰色痰:吸煙過多、塵肺患者的以及生活在煙灰環境豐富地區的人群身上較為常見。
粉紅色痰:一般會出現在急性肺水腫的患者身上。
三、教你4招,切斷“生痰之源”
國家級名老中醫高益民表示,中醫里的痰有兩個概念,廣義的是指處于身體各個部位的痰濕凝聚,狹義的則是指呼吸道的痰。
中醫里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說法,要想不生痰,建議從生活和飲食上進行改變。生活中要保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讓肺臟負擔加重。飲食上避免攝入大量油膩、高脂肪的食物,讓脾胃可以正常運行、水液代謝也保持在正常狀態下,避免凝聚成痰。
當然,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議日常可進行光腳跳的運動,建議在墊子上保持全身放松跳動50下,脈搏保持在120左右即可。注意,本身患有骨質疏松和眩暈、心慌的人,不建議進行該運動。
也可以選擇橘紅、酒黃芩、菊花、炙枇杷葉配成化痰茶飲,可起到清肺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該方適合體內有痰濕、咳嗽以及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但是本身容易胃疼、胃寒的人群,要慎重食用。
生活中,一旦發現自己咳出了顏色或性質異常的痰液,要及時引起警惕,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