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爺爺酷愛養生,雖然已82歲高齡,但依然精神矍鑠,體格兒看起來不錯。平常劉爺爺喜歡散步,他認為堅持散步就是在定期運動,有助于促進身體代謝和血液循環,更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長壽。
一個多月前,他散步時發現自己每走一段距離就有腰痛癥狀,不過他沒放在心上,沒成想多了幾天腰痛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走路,痛起來連覺都不能睡。孩子們帶著他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劉爺爺腰椎管狹窄合并重度骨質疏松,好在經過醫生積極的治療,劉爺爺腰痛癥狀明顯緩解了。
一、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
《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健康狀況下降速度更低。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生物運動學和物理療法康瑞特博士強調:步行速度能預測死亡風險,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每天都要保持走動、適當散步,散步其實有很多好處!
首先,可以保持腿腳靈活。美國關節炎和風濕病雜志指出,走路比跑步對關節的損傷更小,有助于延緩關節功能衰退、強化肌肉功效,保持腿腳的靈活性。
其次,能夠避免脂肪肝。有研究指出,經常走路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可以流到肝臟的微血管末端,更有利于肝臟。另外,走路能維護體內血脂代謝健康,每天走6000步有助于降血脂,加速脂質的代謝。
再次,有助于控血壓。每天堅持走路,每次30分鐘,這樣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減少脂肪、降低血糖和血脂,還能起到降壓的作用。
另外,多項研究發現走路對于抗癌、防病、長壽都有不錯的效果,走路可預防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心臟病、糖尿病,還能提升免疫力,緩解骨質疏松,遠離老年癡呆等。
二、老年人散步時要注意好這5點
雖然散步的好處多多,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椎專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原超表示,腰痛及患有關節炎的兩類老人不適合散步,尤其不適合長時間的走路,可能會加重脊椎神經的受壓程度或加速關節的磨損。
原超提醒,老年人散步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散步的地面一定要平坦。
2.散步的地點應選擇在空氣清新的地方。
3.在散步時,老年人應抬頭挺胸,隨著步伐擺動雙臂,不要背著手,因為這樣不易保持身體平衡。
4.散步時,時間、強度、距離應選擇自己適應的范圍之內,不要超負荷運動。
5.散步的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
根據散步速度的不同,可分為慢速(每分鐘60-70步)、中速(每分鐘80-90步)和快速(每分鐘90步以上)幾種類別。
一般沒有慢性疾病的健康老人可進行快速散步,有助于預防關節炎,關節炎患者不宜快走,可能會加重關節磨損;
中風患者不宜快走,可選擇中速散步,有助于改善運動功能,促進中風康復,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也可以通過中速散步來鍛煉心肺功能;
高血壓、冠心病及下肢動脈硬化患者,可進行慢速散步。
三、50歲以后,多做4件事或比運動好
散步屬于運動的一種,適當的散步固然有益于身體健康,但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多做下面這件事比運動好。
1、飲食健康營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于延緩老年人的肌肉衰減,因此平常要注重飲食健康營養。既要補充魚類、豬肉及大豆類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充足,還要注意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蛋類等,以保證營養的均衡全面。
2、定期測血壓
測量血壓前要休息幾分鐘,以免血壓波動大,并且最好每次測量兩遍,取兩次的平均值。高血壓患者最好自測3次,防止血壓過高導致心梗和腦梗,預防血壓過低。
3、定期測血糖
老年人最好每一到兩個月測一次血糖,注意監測好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4、定期體檢
老年人做好定期的體檢至關重要,體檢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如果有一些異常癥狀最好提高警惕,盡早排查,早發現早治療降低疾病風險。
散步是一項性價比很高的運動,不過老年人散步要注意控制好時間、強度,還要選擇在平坦的地面進行,避免運動過量。除了運動之外,平常要注重飲食健康,定期做好血壓和血糖的監測,并定期進行體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