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病情穩定了,是否可以停藥?
部分癌癥患者服用一段時間后覺得癥狀有明顯改善,自覺病情比較穩定后,便自行停藥。
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一般來說,吃中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減輕副反應,二是控制腫瘤發展、防止復發轉移。其實,當患者感覺身體副反應減少甚至消失時,表示中藥當中增強免疫力、減輕副反應的成分基本完成了任務,但還需鞏固治療。
因為癌癥復發轉移大部分發生在前5年,特別是第2-3年復發轉移率最高,5年以后復發轉移的幾率會大大很低,實現長期生存的概率也大了很多。而像低分化的癌細胞、腦膠質瘤、高度惡性的骨肉瘤等預后較差,生存周期大多較短。所以服藥也需要有階段性。
第一階段,減輕化療期間的副作用,改善不適癥狀。第二個階段,由于中藥的持續服用,人體元氣得到很大恢復,癥狀減輕,此時是為了鞏固狀態,保持身體平衡,防止復發轉移。第三個階段,此時患者經過長時間的中藥調理,身體狀態恢復如常人,此時只需偶爾服藥,改善不適癥狀,換季調方即可。
另一方面,中藥對身體的改變大部分都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在控制腫瘤發展、改變身體狀態等方面,病情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轉變。
現在沒有復發轉移 ≠ 體內沒有殘存的癌細胞。
此時的癌細胞只是有感于機體免疫系統強盛,無法乘機作亂,而不得不“蟄伏”“隱藏”,暫避鋒芒。這就相當于打仗,關鍵時刻要乘勝追擊,一窩端,從根本上阻擋敵人,以防癌細胞逃跑轉移,另起爐灶。長期堅持,才可大獲全勝。
癌癥早期癥狀,無身體不適,是否可以飲食調理不吃中藥?
不建議。
如果是癌癥早期,其實更需要吃中藥調理。因為中藥它不僅僅是幫助抵消、降低放化療的副作用,更是對全身的一次系統調理。
人體中只要發現了腫瘤,不管多大,有無不適癥狀,都說明身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就算是早期發現,藥物治療也是必要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能調整全身失衡狀態的藥物或者方法,這也是為什么適合看中醫的原因,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扶正祛邪,調衡陰陽,把失衡的身體慢慢調理到平衡狀態。
所以在癌早期進行中藥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腫瘤的作用,延緩其發展,同時可以抓住早期康復的有利時機,糾正機體內環境的紊亂,消除癌細胞生存的環境基礎,調動自身免疫保護和抗病邪能力。在這些微小癌細胞還未發展到氣候時,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維持病情的長久穩定。
另外,飲食調理并不能阻止腫瘤發展,只能說,合理的飲食是癌癥患者要做的必要改變。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加劇腫瘤惡化,只有合理飲食才能幫助患者營養均衡,儲蓄能量。
抗癌之路,道阻且長,只有堅持正確的抗癌方法,才能取得勝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