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聞就暈”、“一拍就倒”、“喝下就任你擺布”這些形容背后的藥物和真相你知道是什么嗎?
01、男子迷奸多名女網友,曾拿老婆試藥
家住浙江的李某,半年內對多名女性實施迷奸,而這“迷藥”,竟然先拿自己的老婆試驗過……
據受害者趙某描述,兩人是在交友軟件認識的,作為一個未婚適齡女性,很快趙某就被李某的“甜言蜜語”騙了出來。趙某沒想到這一次奔現,竟然讓自己后悔終生。
見面當天,李某開車過來接趙某。從上車到下飯店,李某一直貼心照顧,這讓趙某覺得李某挺會照顧人,于是稍放松警惕。晚餐后,李某說送趙某回家,但趙某一坐上車,就覺得昏昏欲睡,后來便失去意識。
等趙某醒來,已經是次日凌晨,她發現自己躺在酒店床上,衣衫不整,她意識到不對,吃力地起身,手足無措下,只能打電話給朋友求助,最終在朋友勸說下撥打110報警。
原來,李某在趙某上洗手間的時候,偷偷在趙某杯子里加了“料”,讓趙某喝下。趙某是李某迷奸的第一個人,卻不是最后一個。有了趙某的成功經驗,李某如法炮制,頻頻在交友軟件約見陌生女性。
半年后,屢次作案的李某終于被警方抓獲。經李某供述,這個藥物是在網店買的,賣家稱藥物可以讓女性“迷幻昏睡、聽話乖巧、斷片失憶”。更讓人驚訝的是,為了驗證藥力,李某甚至在自己老婆身上下了一次藥。
經法院審理,李某多次違背婦女意志與婦女發生性關系,行為構成強奸罪,最終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
02、禍害女性的“聽話水”到底是啥?
“聽話水”,這種傳說中的迷奸藥物,很多人可能只聞其名,未見真貌。但是它遠比你想象的更容易獲取。
不同于受管制的毒品,“聽話水”是不法分子為了逃避打擊,通過化學修飾得到類似毒品的藥物,但同樣具有類似毒品的危害。它還有“失憶水”、“迷奸水”、“神仙水”等更直白或更具有迷惑性的名字。“聽話水”的主要成分是γ-羥基丁酸(GHB),而GHB在我國屬于第一類精神藥品,受到嚴格的管制。
所謂“聽話水”并不是真的可以控制人的思維,只是會讓人癱軟昏迷、喪失知覺、出現幻覺,即便是目睹被害過程,也可能出現記憶混亂。這種中樞抑制劑安全范圍很小,過量使用可引起惡心、嘔吐、喪失意志、體溫下降等,昏迷和嘔吐可導致阻塞氣管,窒息致死。
03、“一聞就暈/一拍就倒”的迷藥存在嗎?
不少人對“迷藥”有所耳聞,真的存在“一聞就暈”和“一拍就倒”的迷藥嗎?對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劉進教授表示,并沒有。
目前醫學領域還沒有這么先進讓人聞一下或吸一口就能暈倒的麻醉藥物,吸入式的麻醉藥物,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高濃度,二是需要一定的起效時間。即便是濃度高的藥物,在密閉環境也需要約1分鐘才起效,若是街上開放環境,更不可能實現一口就迷暈。
既然沒有一聞就暈的藥物,自然也沒有拍一下就能讓人暈倒的迷藥。要知道外用藥物一定是透過皮膚滲透進入體內,但人體皮膚本身是一個強大屏障,除非皮膚有破損,不然很難迅速大量進入體內發揮效果。
04、被迷之后,真的會主動掏錢財給對方嗎?
雖然醫生對傳聞中的麻藥給出了科學的解釋,但是不少人表示都聽說過隔壁的某位熟人那天就是在菜市場被拍了一下,昏頭昏腦的就將身上的錢財都掏給對方了,甚至有的還回家取錢給騙子,這又怎么解釋呢?
對此劉進教授表示,就目前來說,無論是專業麻醉,還是不法分子使用的迷藥,都只是讓人失去知覺,不可能出現無意識狀態下,控制人的精神和思維,指使他們掏出腰包、說出銀行卡密碼、交代家庭住址信息等。
而大家聽說的各種故事,多半是因為被騙者想占小便宜,被騙子騙取了錢財,但又不好意思說出真相,只好編了一個被迷藥誘導的故事,避免被責怪。
05、普通人,尤其女性,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聽話水”之類的陷阱防不勝防,因此出門在外,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學會保護好自己。注意以下幾條小貼士:
- 與陌生人吃飯,中途上廁所或飲品離開自己視線,最好換一杯;
- 不輕易喝陌生人遞過來的飲料;
- 一旦發現有不正常的眩暈,應及時呼救;
- 如果不慎攝入麻醉藥物,馬上大量喝水或催吐,并立刻通知家人或可信賴的朋友;
- 不幸發生意外,不要立即洗澡,應前往醫院檢查,保留證據,及時報警。
行走“江湖”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大家任何時候都要留個“心眼”,不要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