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將濕發用干發帽包好就走向客廳。
“嘖,說了你多少次,洗頭后頭發要立馬吹干,待會就感冒了。”
小芳聽了媽媽的話卻不以為意,“媽,我用干發帽,也很快干的。”
“瞎搞,那毛巾悶著頭發是咋回事,我看你以后別和我嚷嚷頭疼。還有,你這一周洗四五次頭,是咋回事?頭發都給你洗禿嚕皮了。”
“哎呀媽你說啥呢,頭發出油了就要洗啊。而且我看很多博主說,用吹風筒傷頭發,我才不用。”
“瞎鬧,我說你……”
不想再聽到媽媽的嘮叨,小芳干脆直接回房間了。洗完頭發,“自然干”和“吹干”到底哪個比較好?小艾這就和大家詳細聊聊。
一、到底多久洗一次頭發才比較健康?
洗頭是很常見的事,有人好幾天洗一次,有人則每天都洗,這頭發到底多久洗一次才才是好的呢?讓我們看看一項研究。
2021年,《皮膚附屬物紊亂》雜志中發表了一篇名為《洗發水洗滌頻率對頭皮和頭發狀況的影響》的研究。
研究選擇了1500名年齡在18-75歲的參與者,有男有女且頭發長短不一,無論干性油性,都有健康頭皮。在沒有干預與治療的情況下,將他們按照洗頭頻次分為:≤1次/周,2次/周,3-4次/周,5-6次/周,7次/周,共五組。
而經過兩周的對比研究后,發現每天洗頭與七天不洗頭的人:
1.洗得越多則頭皮屑與頭癢情況越少
2.洗得越多頭皮的感覺越好
3.洗頭頻率增多,發質未見明顯受損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洗頭的頻率與頭發狀態、頭皮健康有關。
那么最佳的洗頭頻率到底是多少呢?研究人員認為還是應該根據個人頭皮、頭發質量決定。比如油頭或頭皮屑多,就可以每天或隔天洗一次,而像干性發質人群則每3-4天洗一次就可以了。
二、晚上洗頭發和白天洗頭發,哪個好?
有些人習慣晚上洗頭,有些人則更青睞于白天洗頭,那么晚上或白天洗頭,到底哪個比較好呢?來自南開大學醫用生物材料博士顏雅表示:白天還是晚上洗頭,應該由實際需求決定。
早上洗頭適合需要做發型出門的人,以及頭發長且不易吹干的人。而晚上洗頭可以洗去頭發上的灰塵細菌,讓我們的睡眠環境更加清潔,也對健康更有利。
無論是白天洗頭還是晚上洗頭其實都是可以的。不過要注意的是,晚上洗頭要注意把頭發吹干再入睡,否則很容易引起頭痛或其他健康問題。
三、洗完頭發,自然干和吹干哪個比較好?
網上有人說用電吹風用多了,會把頭發吹傷,可是對于發量多的人來說,自然干又要等很久。那么洗完頭,到底自然干好還是吹干好呢?
頭發的結構從內到外是毛髓質、毛皮質和毛鱗片。頭發自然干時毛皮質、毛鱗片會同步收縮,而用電吹風時,外層毛鱗片干得快,但內層毛髓質、毛皮質干得慢,所形成的內外壓力差會降低毛鱗片彈性,頭發會變得脆弱易斷。從這個角度來看,自然干是優于電吹風吹干的。
不過,對于頭發較多或較長的人來說,自然風干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如果因此濕發入睡,反而會損傷頭發毛鱗片。并且濕發入睡還容易增加體內濕氣,不僅容易感冒,長期如此還會引發腹痛腹瀉、風濕關節痛乃至中風問題。若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吹風是優于自然干的。
所以洗頭以后到底要自然干還是吹干,是因人而異的,不過無論哪種方式都有不少注意事項。
自然晾干:洗完頭后先用毛巾把頭發多余水分晾干,但注意不要用梳子反復梳理。頭發濕潤時比較脆弱,且有很大的摩擦力,如果反復梳理就很容易損傷頭發。
電吹風吹干:洗完頭不要立刻用電吹風,否則頭發內水分沸騰氣化產生起泡,就會損傷頭發。建議洗完頭后先用毛巾吸干頭發多余水分,而后將電吹風調至中低檔,將頭發吹成八成干即可。
四、正確洗頭,這些方法每個人都該知道
洗頭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其實也暗藏學問。用正確步驟洗頭,頭發能洗干凈之余,也不會損傷發質。
第一步,洗頭前準備
- 備好干凈的水,溫度在30-40度為宜
- 根據自己頭發性質選擇適合的洗發水
- 準備好毛巾,最好是棉織毛巾
- 準備梳子,最好是木質或牛角梳,不易產生靜電
第二步,加洗發水按摩頭部
頭發用溫水全部打濕,再在手心倒硬幣大小的洗發水,加水揉搓起泡后摸到頭發上,按照畫圈的方式洗頭,重復兩次。
第三步,沖洗干凈頭發
用大量的水多次沖洗頭發上的洗發水泡沫,避免殘留物損傷頭皮或造成過敏。
第四步,正確擦干
洗頭結束后,要用大毛巾的一半把頭發多余水分吸干,另一半則吸干腦部的頭皮發絲。然后在利用自然微風,將頭發自然晾干,必要時也可以使用電吹風,但要注意用中檔風即可。
第五步,洗頭后的按摩
洗頭后可以用手指輕按頭皮以促進血循,同時對預防脫發也有幫助,注意是用手指腹而不是手指尖。
現今是個越來越看重外形的社會,頭發濃密柔順也是外表加分項,因而洗頭也變得非常重要。對于“一周洗頭幾次”這個問題,其實因人而異,如果油頭那么每天或隔天洗,干性發質則可以兩到三天,而頭發到底自然干好還是電吹風干好,同樣由個人實際情況決定哦。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