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基因病,而且隨著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人體的細胞發生癌變的概率就會增加,同時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下降,這也導致為何癌癥多數情況下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對老年的癌癥病人治療手段是很需要謹慎的,很多患者可能是不想讓患者受罪,不僅僅是會拒絕手術,可能對化療、放療等治療也不能接受,不想讓病人因為接受這些治療而經歷不良反應。但是對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我們還是要采取一些措施,不然這些癌細胞轉移到全身多處臟器,患者后面的生活質量是很差的。
今天癌度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案例報道,一個102歲的結直腸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而且手術使用的是無阿片類藥物麻醉。
一、什么是無阿片類藥物麻醉
無阿片類藥物麻醉(簡稱OFA)是一種節省阿片類藥物的技術,專注于多模式平衡鎮痛,依靠非阿片類藥物輔助或局部麻醉,可能不會影響手術期間的鎮痛管理,也不會對患者的恢復產生負面影響。
超聲引導下的區域神經阻滯是目前無阿片類藥物麻醉的一個選擇,不過目前沒在高齡癌癥患者上做過報道。下面的這個案例就是用這個麻醉來進行治療的案例。
當然這里我們也需要說明一下為何避免阿片類藥物麻醉,因為阿片類藥物和揮發性麻醉劑對免疫有一定抑制作用。很多時候患者全麻狀態下手術后幾小時后才醒來,而且提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因為全麻患者臟器功能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手術風險還是很大的。本文的這個102歲老人,意識和呼吸恢復較快,手術過程中生命體征穩定,手術后2分鐘成功拔管。
二、102歲的老人被推向了手術臺
這個102歲的老奶奶身高155厘米,體重59公斤。她因為腹痛一周而入院治療,保守治療了20多天后效果不佳。她具有慢性支氣管炎、感染性支氣管擴張、低氧血癥、經常咳嗽和咳痰。在之前她沒做過手術、麻醉。
在手術室里,最初的常規監測顯示竇性心律失常,患者鎮靜之后,仰臥位局部麻醉下經前路采用1點法超聲引導腰方肌阻滯(UI-QLB),然后將穿刺針皮下撤回,進行超聲引導腹橫肌平面阻滯(UI-TAP),每個阻滯點注射0.2%的羅哌卡因 + 地塞米松1.25毫克 + 0.9%NS 20毫升。4個阻滯點共80毫升。阻滯之后,使用針刺法評估第15分鐘感覺阻滯。
非阿片類藥物麻醉阻滯路徑
整個的麻醉過程其實還是有很多專業術語,癌度就不給大家做那么枯燥的翻譯和解釋了。反正大家能理解有這么一種麻醉方式就行。手術結束的2分鐘,拔除了氣管導管,開始使用面罩吸氧。患者能夠響應呼叫,能夠活動肢體和深呼吸。半小時之后,患者在監護和氧氣面罩下轉入ICU病房,并沒有觀察到麻醉并發癥。
三、討論和啟示
如果說本文能讓大家記住點什么,那就是102歲的結直腸癌患者也可以接受手術治療,所以咱們在評估患者的治療方案的時候,也可以有一定參考。也許我們都是不希望讓老人接受有創傷的治療,但是如果在恰當的時機進行恰當治療,我們就為后面的治療和康復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年齡大的病人,我們可以認為手術或化療是有一定風險,但是不能認為完全不能做這些治療。
第二個是希望大家記住這個無阿片類藥物麻醉,這種麻醉技術的具體原理咱們不用詳細了解,只是知道這種麻醉技術對于一些高齡老人可能是合適的,尤其是帶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情況下,這種麻醉技術或者能讓不能手術的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
最后,讓我們向這個102歲的老人致敬!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