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現在網絡問診非常普遍,對病人來講也是異常方便,完全沒有了空間的距離,遠在天涯海角也能一線相連,上傳電子版的影像資料,遠在他方的醫生能清楚的看到影像,并做出判斷,從而避免除患者舟車勞頓苦,也沒有了住宿、交通等其他費用。若是找上海、北京的大咖面診,不單距離遠、號難掛,還會遭遇病人太多、交流時間太短,三言兩語打發了的。但網絡問診是不是就可無限交流呢?其實醫生也會吃不消的!所以我們要了解知道提問的重點,從而既給自己解惑、又雙方舒心溝通交流。我自以為網絡咨詢還是比較仔細的,畢竟不會像大咖們那么忙。但也有多次會被結友咨詢到發“狂”,到最后沒法再繼續下去了。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 63歲。
病歷概要:
發現右肺中葉混合磨玻璃結節,提供五年的二維碼云影像,這個結節惡性可能性大嗎?另外左肺有個10毫米的磨玻璃結節,也請主任關注。其中2019年的二維碼需要您掃描后我同一時間提供驗證碼,其他四年的您可以直接打開。想咨詢的是:一,右肺中葉這個是混合磨玻璃結節么?二,從五年比對看您認為是惡性結嗎?三,目前在哪個階段,混合磨玻璃結節至少是微浸潤嗎?請主任給我綜合評估和處置建議。謝謝!
希望獲得的幫助:
咨詢右肺結節性質,綜合評估以及處置建議,是否需要手術。
影像展示分析:
病灶1:
右中葉純磨玻璃結節,輪廓與邊界清,有血管進入穿行,沒有胸膜牽拉,沒有衛星病灶,沒有實性成分;部分見血管貼邊,與病灶沒有間隙。前后3年沒有顯著進展,考慮原位癌或微浸潤性腺癌可能性大。但由于進展不明顯,目前風險仍不高,能繼續半年到一年隨訪,有進展時局部切了就可以。
病灶2:
右肺中葉微小磨玻璃結節,輪廓清,瘤肺邊界較清,有極微小的血管進入,但沒有進展,當然也不見吸收好轉。考慮也是腫瘤范疇的,但以肺泡上皮增生,最壞是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近期沒有風險,能年度隨訪。
病灶3:
左上葉非常淡的磨玻璃陰影,不仔細都看不出來,但它也是持續在,而且整體輪廓較清,應該也是異常的。但這種密度還不至于說是腺體前驅病變,而是比不典型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更輕的狀態。
我的回復:
左肺上葉的密度過低,不仔細都看不出來,沒有什么風險;右肺中葉的主病灶密度略高,確實像混合磨玻璃,但是縱隔窗應該仍然看不見,有小血管,考慮原位癌可能性大點,微浸潤性腺癌也不是說不可能;右中葉另一小的病灶在胸膜下,微小密度低,考慮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而且從2020年到2023年,所有病灶都沒有明顯進展,我覺得認可隨訪復查,半年到一年一次就可以,意見供參考!
后續交流過程:
結友:謝謝葉主任及時回復,謝謝。整個肺結節您評估下來,最重點關注應該是哪個?2019年的麻煩您掃描一下,我同一時間給你提供驗證碼,我手機盯著。
我:2020年到2023年都沒有風險啊,即使最近的也沒有風險,再看2019年的有什么意義呢?你現在最近的今年復查的也都是危險性很低,不需要管,只需要復查的,你還要看四年前的有什么用呢?
結友:可是我還是希望您能幫我看一下,謝謝。另外:葉主任您好,整個肺結節您評估下來,最重點關注應該是哪個?混合磨玻璃您說的小血管是說明啥?麻煩您解釋一下,是惡性征象么?我想跟您討論一下,我需要明確混合這個結節,做什么檢查合適。
我:目前風險仍不大,先半年復查就可以。性質的考慮一開始就說了。
結友:您認為就這個結節做靶掃描合適么?我在網上看到您有科普到靶掃描。
我:現在還不一定要靶掃描。如果想顯示更多細節信息,也可半年后復查時做薄層平掃加靶掃描重建
結友:葉主任,我這個混合如果手術的話適合楔形切除嗎?靶掃描是不是可以確診?您看我這個混合實性成分占比多少左右?
我:能楔切。太小了,肉眼判斷不出百分比。醫院的AI會判斷。
結友:葉主任能不能看看2019呀,我期待的。
我:該細的時候細,不必細的時候可以粗放點。2023的都沒什么風險,能隨訪。為什么一定要看2019的呢?難不成當時還會厲害些?
結友:您看濃度大致判斷實性成分呢?我相信您,關注您很多抖音。希望多幾年比對。
我:已經比了3年的了,還不夠?你不要這么執著。
結友:能楔形切除的話,聽您的建議半年后掃描再定。都在線提供驗證碼,謝謝你,我很焦慮。
我:最有價值的是最近的。已經比了3年沒什么進展,還一定要再比再早一年的,這何必呢?
結友:謝謝。
我:比了也是半年復查再定呀。
結友:希望多點比對,我焦慮。
我:問題是沒有用,不能提供更多信息呀。
結友:現在幫我看一下,我心里就好過些。如果不是同時在線還真麻煩,需要驗證碼。也許有信息呢。時間不早了,您辛苦了,休息吧,您一定認為沒有意義不看,我也只能聽您的。
結友:葉主任,咨詢您,我這個混合磨玻璃結節如果隨訪長期存在變化不大的可能性有嗎?也就是說混合磨玻璃是不是一定會變?或者也有可能長期不變?謝謝!
我:變一般是要變的,慢而已,而且也會到一定的點加速,所以仍需要按時復查。
結友:一定要變的話,也請葉主任評估一下,是早點處理好呢還是等變了再處理,到了加速點是不是來不及了。這個需要考量,有點難度,請葉主任幫我跟蹤,合適的時候去面診您,主要問題是沒有歷年影像資料,所有資料都在某省級醫院。
我:下次復查時來我們醫院做次靶掃描,看看細節信息。
結友:好像某省級醫院不怎么推薦靶掃描,我是看到您科普特意找到你問診的。那么靶掃描的輻射和薄層Ct比,哪個輻射大?謝謝!
我:影像的具體參數我并不大了解。但從判斷結節性質與風險程度來講,靶掃描明顯比薄層更清楚。如何選擇需自己考慮決定。
結友:葉主任,昨天那么晚了我還執著請您看2019年,原因是最早發現這個混合結節的醫生,最早看了2020到2023年資料后認為沒變化,陳舊病灶考慮,但是我補充2019二維碼后,醫生追著告訴我,他的診斷有調整,就是因為2019看了以后追著告訴我的,所以我非常希望您也幫我看一下2019的,您的判斷是沒有必要看,我肯定是服從您的見解。
我:不管最早如何,后3年沒有明顯變化,目前風險仍低,這還沒夠?看問題看關鍵,抓住大的方向。
結友:葉主任,想咨詢您科普知識,如果是混合磨玻璃,會不會很多年都沒有變化?我過二天去本院線下找放射科醫生,從2013年就有每年做Ct,去看一下這10年的結節變化情況。
結友:這是另外醫生幫我看的2019年的截圖,麻煩您看一下,評估一下。
我:變化不明顯呀。
結友:如果很久都不變,那么您認為這個結節是什么性質可能性大一些?葉主任,2019年之前沒有二維碼的,我們這里從2019開始有二維碼,2020開始二維碼直接分享,不需要驗證碼,但是2019需要驗證碼,就很麻煩到醫生操作的。
我:慢性炎伴不典型增生或微浸潤都有可能,但它不進展就可以觀察。
結友:前提是混合磨玻璃的話,長期不變有嗎?
我:又不用去猜,反正要跟蹤的呀。
結友:是混合的話,我肯定怕的。
我:那你開了也可以的。反正在邊上。不能這樣去糾結。
結友:嗯嗯,可以楔形切除,也是一個方案。我要看看2013年的情況再說。這里請教您,假如2013到2023九年中這個都沒啥明顯變化,那么還認為它是惡性可能嗎?謝謝!
我:仍認為。
結友:哦,那么這個包裹一直心里背著了。就是十年以后還可能突變,到了您前面說的那個突發點就不可收拾了?這樣理解對不?葉主任,如果是一些陳舊病灶的話,是不是也有可能長得像混合磨玻璃。
我:也會的。但確診得病理,不取得病理,再思考也不能最終確定。多慮無益。
結友:嗯嗯,對的,您說的對。我去某省級醫院查看2013年歷年后再說,需要的話找您做靶掃描。那么靶掃描是否能基本確定性質了?
我:只是比平掃看得更清楚點。確診要病理。
結友:謝謝葉主任這么多次耐心回復,那么我想請教您,既然陳舊病灶長得也會像混合磨玻璃,那么在術前怎么評估是陳舊病灶還是混合磨玻璃呢?一般在術前肯定會有一個基本準確的評估的,最重要的是根據什么特征去評估是混合還是陳舊病灶?
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憑感覺、憑經驗。確診需病理。
結友:您的感覺我這個就是混合磨玻璃,可是如果我2013至今十年都是不變,您還是不認為我是陳舊良性病灶?我周四去醫院線下看影像。
我:陳舊的密度更高些。
結友:反過來,混合磨玻璃的話一定會變,可是十年不變,怎么去解釋和理解了,唉,很感謝您耐心回復。
我:磨玻璃結節的肺癌是個新事物,許多東西仍未明白。
結友:葉主任,我去找到2014年的文字報告,有說右肺中葉病灶。
我:主病灶就是在中葉的呀。
結友:葉主任早上好,我在翻閱您前面您說我的混合磨玻璃有小血管是說明啥?麻煩您解釋一下,是惡性征象么?
我:一直都說考慮惡性范疇的,只是比較惰性、發展慢,目前風險仍不算高,建議再觀察下。你干嘛反復問呢?我覺得說的很清楚了呀!你看看交流的過程。你再問,我也講不出更多東西了,詞窮。
結友:葉主任,謝謝您回復,辛苦您了。我糾結焦慮是肯定的,相信您才找您咨詢也是確實的。那么考慮惡性范疇我理解您認為混合磨,除了混合磨外,您講到了血管,那是不是又多了一個惡性征象?我不是醫生,但是當一個病人聽到有血管穿行了,就認為這個腫瘤有血管供血了,心里發毛,請葉主任理解。不知道我這么理解您說的血管問題。我就是翻閱您前面的內容,又反過來問您的,謝謝!
我:我開始就是考慮腫瘤范疇的呀。
結友:有血管穿行么?是不是需要盡快手術呀?能楔形切除,損傷小,對吧?
我:左肺上葉的密度過低,不仔細都看不出來,沒有什么風險;右肺中葉的主病灶密度略高,確實像混合磨玻璃,但是縱隔窗應該仍然看不見,有小血管,考慮原位癌可能性大點,微浸潤性腺癌也不是說不可能;肉中葉另一小的病灶在胸膜下,微小密度低,考慮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而且從2020年到2023年,所有病灶都沒有明顯進展,我覺得認可隨訪復查,半年到一年一次就可以,意見供參考!這是一開始就總結了的意見。僅供參考,你自己決定就行。
結友:您一開始的這段話我反復反復看了,謝謝,您說到血管,我就跟蹤問是不是血管進入結節內了,這也是我決定是不是盡快手術的重要因素。
我:有血管。
結友:葉主任,那么有血管是不是惡性特有征象?第二,您發現血管的是哪一年開始有?謝謝!
我:我吃不消了,你另請高明吧。
結友:葉主任不好意思請諒解我的焦慮,您已經很耐心對待我的提問了,我有點科普知識,一知半解,作為本人心情請理解,謝謝!
我:感謝信任,但我是真的沒法給你解惑了。我認為自己已經都解釋清楚,也表明意見和建議了,無奈仍無法解除你的疑惑,我真的無能為力了。再次感謝你的信任,建議你再找大咖咨詢。再次感謝你的信任!
結友:謝謝葉主任的辛苦付出,您很多網上科普我都關注的,都在杭州,如果我需要會去掛號面診,特別是靶掃描的事,請葉主任幫助呢。那問一個您能明確的問題,就是如果手術,您認為我可以楔形切除,因為長在邊上,對吧?
我:對的。
結友:楔形切除恢復很快么?有點您也看到了,五年的圖像沒有明顯變化,我目前就期待這一點對我有安慰。
我:快。
結友:損傷最小的就是楔形切除么?
我:嗯。
結友:葉主任您的回復有理有據,盡管我不希望自己是混合磨,但是您的回復是靠譜的,謝謝!
我:從總體風險角度去考慮問題,不需要過于糾結。
結友:我問了一圈,體會到您的專業水準是值得信賴的。您認為我這個結節什么情況下處理最合適?您評估一下我結節的生長速度,目Ct值大概在多少左右。
我:你看我的病例分析當中,我從來不提CT值,因為我自己平常也不測CT值,因為密度高還是低,只要看這個病灶跟周圍正常組織之間的對比是不是明顯就可以,所以CT值我覺得價值有限,我也不太注重,你如果是說需要知道CT值,你到檢查的醫院,他們有人工智能會給出體積大小CT值,風險程度等,會很詳細的評估,但我覺得這個意義不是很大,最后還是要來醫生來判定這個風險怎樣子,需不需要干預,對吧?那么什么時候需要處理的話呢,要看他隨訪的情況,范圍明顯擴大,或者密度有增加,或者有血管進入并異常增粗。
感悟:
真的快崩潰了!我覺得我已經無法再回答結友的問題了。但從交流中,我們發現結友確實無比焦慮,大概嚴重影響她日常生活了,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切了主病灶也不失為一個選擇。但切了右側的主病灶或右中葉兩處病灶,左側仍有,以她的這種心態,也仍會無比焦慮不安的。難不成左側也分期切了?但多發的,再新長怎么辦?如果網絡咨詢或門診面診都這樣問,我想絕大部分醫生都是吃不消的。那么,我們結友們應該怎樣問診,要準備哪些資料,關鍵提哪些問題呢?以下方面供參考:
1、我們問診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是病灶是不是惡性?近期有沒有風險?要盡快手術還是能隨訪?如果要手術,方式如何選擇或有哪些選擇?不手術有沒有其他辦法控制或處理?醫生的解答若回答了上述問題,那便已經有了性質的判斷與后續處理的方向。
2、大小相差幾毫米并不影響臨床性質的判斷與處理的決策,CT值的具體數值也不能反映病灶就是良性或惡性,需要綜合評估。所以不需要糾結于到底是5毫米還是7毫米,到底是負600還是負500,這都不是關鍵。所以我的病例分析當中幾乎不提準確大小或CT值 ,事實上我很少去測量。
3、結節如果多發,我們最要關注的是最主要的有沒有風險,如果主病灶仍可隨訪,更小的去數一共多少枚,或與之前相比有沒有稍微大一點,這有何意義?反正也是隨訪,過于糾結只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4、概率的事少去細究,比例說5年生存率80%,你無法知道自己是80%之內還是處20%之內,想破腦袋也沒有用,該隨訪隨訪、該吃藥吃藥,其他交給時間來解答。
5、網絡咨詢需要提供電子版的影像資料,特別是小結節的。而有隨訪過的話,提供最早的和早近的基本上就已經可以回答問題,因為間隔時間最久的對比最明顯。此外,若考慮是腫瘤范疇的結節,看了最近的沒有風險能隨訪,則更早的意義就有限,總不至于此前風險還大些,現在反而風險低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