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兒。
秋天,是容易感到乏力的季節,究其根源,在于夏季氣候對人的影響。
夏季炎熱,新陳代謝加速,導致人體內代謝失調、腸胃功能減弱。加之夏季很難得到充足的睡眠,過度消耗的能量就需要在秋季進行補足。
進入秋季,人體的各項機能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且秋夜涼爽,容易入眠,以致清晨醒來后,仍感覺疲乏,這也就是我們感到“乏”的原因。
研究表明,睡眠是一種生物本能。
人在睡眠時全身肌肉松弛,對外界刺激反應減低,體溫、心率、血壓下降,呼吸、排泄等活動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從而有利于細胞的修復、分裂和各種組織器官機能的恢復。
所以說,癌患要想康復好,優質睡眠少不了。
用好“午睡”這劑補藥
午睡是個好習慣。
白天(主要是午飯后)的短暫睡眠,特別有助于癌患的體力恢復,這一點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但是,午間休息應只是稍微的歇息,打個盹,約半個小時左右,僅進入淺眠或中度睡眠狀態。睡眠時間過長或深度睡眠,一來會影響下午的精神狀態,二則可能會導致夜間失眠。
曬太陽是好眠“良方”
長期在戶外活動、多曬太陽的人,睡眠質量相對較高,原因有二:
首先,褪黑激素控制著睡眠。日照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進入夜晚褪黑激素開始分泌,故白天戶外活動越多、曬太陽越多的,入夜后褪黑激素分泌越高,就會使人越感到疲倦,進而越容易入眠。
其次,多曬太陽會提高人體體溫及代謝水平,使人白天清醒,入夜困乏。
睡不著,按按腳
在我們腳后跟的中間位置,有一個專門用來治療失眠的穴位,俗稱“失眠穴”,又被稱為“百敲穴”。
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關節刺激該穴位,每次3-5分鐘,可以幫助入眠。
也可以用針灸法,直刺該穴位0.3-0.5寸。失眠穴是解決失眠癥的特效穴位,具有鎮定、安眠的作用。
對于失眠的人群,可以長按勞宮穴、涌泉穴和失眠穴,除此之外,腳底有相應的治療失眠的反射區,經常刺激、揉按,助眠效果亦佳。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