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腫瘤科潘文俊#癌癥##深圳頭條##腫瘤##免疫##基因##科普##基因檢測#
老喬患肺癌已經2年多時間了,由于他的腫瘤基因檢測存在著驅動基因陽性突變,在這2年時間里,他一直在口服第一代靶向藥物進行治療,病情也是相當的穩定,老喬幾乎沒有什么特殊的臨床癥狀。
就在最近一次的常規隨診中,一直比較穩定的肺內病灶卻明顯有些增大,腫瘤標志物數值也升高了。面對著這樣的結果,老喬也是有了些小郁悶。
看著他的結果,我們要求他再進行一次腫瘤病理組織學檢查,同時也要實施一次腫瘤組織的基因檢測。聽到這里,老喬很是疑惑的詢問我們:
“基因檢測我已經做過了,怎么還要再做基因檢測”
“非得再取一塊腫瘤組織嗎,2年前的標本我能找到”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難道這腫瘤的基因還能發生改變嗎”
其實,對于老喬的這些疑惑還真的是具有著代表性,這也是很多腫瘤患者共同的顧慮。在他們的印象中,實施腫瘤病理學檢查和基因檢測是需要的,但是只要進行一次也就足夠了。
靶向藥物治療的基礎是要具有精確的基因檢測結果,明確具體的驅動基因靶點,再根據具體的基因檢測結果實施藥物選擇。
對于惡性腫瘤來說,他的基因狀態也是會隨著疾病進展、進程、治療用藥而發生改變,應對這樣的改變,也就需要臨床實施進一步的再檢測、再評估,以此尋找新的、更加準確的靶點。
在肺癌疾病的診療中,EGFR基因突變是肺癌組織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基因突變類型,尤其是在肺腺癌中,EGFR基因突變的比例最高,甚至可以超過一半以上。對于具有EGFR突變陽性的患者,在疾病的診療中,即可以有選擇性的使用對應的靶向治療藥物。此外,通過對腫瘤基因的檢測,還可以發現一些少見的驅動基因突變,如G719x、L861Q、S768I、Her2、erbB3、erbB4等。面對著這些突變也可以選擇與之對應的靶向藥物實施治療。如此的診療模式也使得肺癌的治療具有了直接的針對性,達到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目的和狀態。
然而,這樣的基因突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靶向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實施第一代靶向治療藥物的患者中,約有70%的患者可以發生T790M突變性耐藥,此時再使用第一代、第二代靶向藥物顯然就沒有了作用。這也為第三代靶向治療藥物的使用提供了依據,此外,第三代的藥物也是具有著突出的治療優勢。如第三代靶向治療藥物可以透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患者也具有了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治療相關的毒副反應輕微。可以進一步降低腫瘤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第三代靶向藥物的使用也可以很顯著的延長藥物的耐藥時間,給腫瘤患者帶來顯著的總生存時間上的獲益。
當然了,還有一些惡性腫瘤在腫瘤發生轉移、復發等情況以后,其生物學行為也會發生改變,原本沒有的基因突變也會在此時發生,或者是原本存在的基因突變在轉移后則消失了。這樣的結果也就提示了腫瘤的生物學特征會發生改變,與之對應的治療藥物也會發生變化。如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當結直腸癌患者發生肝轉移的時候,其肝臟轉移病灶中,會發生K-ras基因狀態的改變,這樣的情況會在約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中發生。因此,在結直腸癌患者發生肝臟轉移的時候,就需要再實施肝臟轉移病灶的再取材,再檢測,此時如果選擇原來的手術病理組織進行檢查,那就顯得有些落伍了,也不能反應當時的最準確的疾病狀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