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患者問我,看我寫一張張處方,覺得很神奇。不知道其中的奧妙,為什么這些藥材組合在一起就能消滅癌細胞,幫助患者防治復發轉移,緩解西醫藥的毒副作用?
為什么要這樣配伍,為什么這個藥10g,另一個藥10g?為什么中藥能抗癌?
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說說自己治療癌癥的臨證思路(臨證思路是指醫生對疾病進行分析、判斷從而提出治療方案的思維過程)。
看不懂也沒事,主要是分享下我在給大家開方用藥時的思路。也在提醒大家,為什么大家既然選擇中醫藥治療,一定要去正規中醫門診,不要亂吃網上看來的藥方。
李忠教授給患者診療中
我一直強調,作為一位腫瘤科醫生,其臨床思維方法是否科學、正確,對于腫瘤臨床診療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從事癌癥治療工作近30年來,面對各種各樣的病情,在定奪處方思維上。我始終堅持三個原則:
一、群體辨證與個體辨證結合
首先,腫瘤作為一大類疾病的總稱,臨床中往往體現出共同的基本病機特點,即正氣不足。大家可以點擊下方視頻觀看我之前的科普。
其次,相同部位和性質的腫瘤臨床中也能發現其共同的中心癥群和總的病機特點,如肺癌患者往往以咳嗽、胸痛、咯血、發熱、消瘦為中心癥候特點,而以氣陰兩虛為基本病機特點。
所以,臨床辨治中應首先分析、掌握相同腫瘤性疾病的共同特點,了解其共性特征,總結其治療規律和用藥特色。
最后,由于不同個體、不同病期、不同的臨床表現,用藥也會有所差異。
因此,在充分分析共性的基礎上,掌握個性特征,使群體辨證與個體辨證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統一,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二、、辨病與辨證結合的原則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髓。
腫瘤作為臨床癥狀復雜、病情多變的一類疾病,臨床中更應掌握好辨證,才能及時、準確把握疾病發展的動態。
同時,腫瘤作為一類特殊的疾病,由于部位不同,腫瘤生物學特性各異,又有其各自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因此,臨床中只有將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治療腫瘤。
所以,大家不要隨便拿來別人的藥方子,自己胡亂吃,一定要讓中醫大夫辨證施治。
三、“雜合以治”的原則
《黃帝內經》:“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腫瘤性疾病由于其臨床表現的多樣化,發病因素的復雜化,這就決定了腫瘤性疾病治療的綜合化。
所以,臨床中應從多角度、多層次認識腫瘤,把握治療時機,有計劃地選擇治療手段,發揮腫瘤“綜合治療”效益。
無論你在抗癌的哪個階段,中醫藥都能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幫助你更好消癌瘤的同時,防治復發轉移!
我在臨床中,針對每位患者辨證施治,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四診合一,將藥方調整到適合單個特定的癌癥患者,充分發揮中藥的臨床療效:
改變癌狀態,防治復發轉移
消癌瘤,保護正常細胞和免疫力
減輕放化療等西醫藥的毒副作用
降低癌旁組織的炎癥和感染并發癥
緩解痛苦,提高生命質量
延長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期
如果你正在防癌抗癌中,正在尋求中醫藥幫助,可以跟著我們,一起遠離癌狀態,改變癌狀態!
#癌癥##腫瘤##中醫抗癌# #癌癥晚期# #癌癥復發轉移# #中醫#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