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子刊」與生存相關的六個基因在膀胱癌預后中的作用
該研究于7月13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子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標題為“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ix survival-related genes in bladder cancer”。
該研究于7月13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子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標題為“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ix survival-related genes in bladder cancer”。
大家的印象中,癌癥很可怕,而事實上,癌癥也確實很可怕,當然這個可怕主要還是體現在很多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如果癌癥都能在早期發現,那么可以說癌癥并不可怕,因為癌癥早期多數是可能治愈的。
7 月 31 日,齊魯制藥與美國 Sesen Bio 公司(Nasdaq: SESN)達成獨家授權協議,正式獨家獲得該公司新藥 Vicineum 項目的大中華區的開發及銷售權。Vicineum 用于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NMIBC)以及其他潛在腫瘤的治療。
根據2018年《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腸癌新發病例約有42.92萬人,死亡病例28.14萬人。
所以想要去做出更進一步的突破,那就必須去關注到疫情的一系列防控方法,而在這其中,疫苗的研發也成為了眾多國家關注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