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遭受癌癥侵襲,不少患者在還沒有進行任何治療時,就已經被癌癥“嚇破膽”,開始恐懼、悲觀、絕望。日常生活中,人們“談癌色變”,認為只要患了癌,就已經一只腳踏進了鬼門關。
時到今日,癌癥已經不再是絕癥,在接受現代常規治療時輔助中藥,是能夠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的。
今天我們說一個癌癥患者與中藥結緣的故事。
服藥3個月,味覺恢復、口干癥狀緩解
患者初患病時剛52歲,正是上有老小有小的要緊年紀,卻不幸查出鼻咽癌。患者剛做完4個療程的放療,口干癥狀很嚴重,要時時刻刻準備一個杯子喝水,但這樣卻并不解渴,除此之外身,飲食不香,睡眠也不太好,易醒且入睡困難,身體十分虛弱。
本著想要輔助中醫治療以培本固原,改善目前不適癥狀的原則,家屬與患者決定嘗試中藥治療。服用中藥3個月后,患者反饋味覺恢復,口干癥狀恢復,體重增加,面色紅潤,情緒也相應改善。距離患者初診已經有將近5年的時間,患者總體控制較好,臨床癥狀基本穩定。
為什么鼻咽癌患者容易發生口干癥狀?
口干是鼻咽癌患者常見的副作用之一,這是因為放療通常作用于局部區域,口腔、腮腺、皮膚都在照射野范圍內,而放射線又沒有選擇性,腮腺會不可避免地接受高劑量的放射線照射,因此在殺傷腫瘤的同時也會損傷周圍的正常組織器官,其中包括唾液腺。
唾液腺對于放射線極為敏感,一般在放療后一周左右,就開始唾液腺分泌量下降,出現口干的現象,后期可能出現軟組織纖維化。
放射性口腔干燥癥發病率幾乎為100%,在放療結束之后口干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并不能完全消失,甚至在放療幾年之后都難以恢復。
為什么鼻咽癌患者很少手術?
臨床中,為什么鼻咽癌很少做手術,這是因為鼻咽癌的位置比較特殊,鼻咽解剖位置很小,前后左右又都是重要器官,手術的破壞性非常大,再加上90%以上的患者都對放療非常敏感,因此,鼻咽癌很少做手術,而是首選放療。
通常早期鼻咽癌通過放療即可達到一個較好的治療效果,在中晚期治療中,常常以放化療為主,靶向治療、中醫藥治療、手術治療等為輔,可有效控制癌細胞的復發轉移。
對于放療導致的各種不適,薛泳醫生表示若放療前提前干預,就可以預防或減輕放射性損傷的發生。雖然放療有諸多副作用,但不能否認其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臨床可選擇放療+中醫的方法,既精準殺死腫瘤細胞,又可減少因放療帶來的副反應,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命周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