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得腫瘤的原因很多,情志因素就是其中之一。中醫腫瘤臨床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主任醫師李忠教授常安慰患者說:放寬心。情志因素雖然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機體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癌細胞突破免疫系統的防御,進而形成癌癥。
在這幾天跟診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不少來就診的患者在確診前都經歷過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或者心情時常低落甚至抑郁。大概有這么幾類:
(1)精神刺激。癌癥患者在疾病確診前兩年,經歷過極度的心靈創傷事件。該創傷超出患者的控制能力,例如突然失去至親,失掉心愛的伴侶,失掉生意、工作、家庭,天災人禍后的沉重打擊,或一些其他主要的疾病,長期沉浸于哀痛之中不能自拔,神不守舍。
(2)精神壓力。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以及人際關系中的各種壓力對人體健康都有著不良的影響。繁重緊張的工作不但使人喘不過氣來,所帶給人們的精神壓力也使癌癥容易乘虛而入。其中尤以工作中受到壓抑,事業受挫、理想破滅等等作用明顯。
(3)刻意忍讓。性格內向,長期忍氣吞聲、內心怨氣沖天,經常怒而不發、悲而不泣。
(4)急躁易怒。比較內向、固執、個性急躁、喜怒無常,不擅長與人交流,常常愛生悶氣。
李忠教授提醒大家:不良情緒日久無形化有形。多種不良情志因素占有的比例越大,程度越深,憋的時間越長,再疊加上其他不良生活習慣,患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們這次接診的一位乳腺癌患者就是這樣的典型病例。患者自述,在早些年體檢時各個部位都沒有問題,每次的檢查結果都很讓人開心。但是兩年前家里突發了一件大事,自己的父親突然去世了,對自己的打擊很大,悲傷過度,心力交瘁到極點,一直沒有走出來,加上夫妻一直性格不合,不是吵架就是冷戰,認為“家丑不可外揚”,就一直憋在心里。
工作方面,自己性格比較要強,為了做好飯都吃不好,覺睡不好,工作壓力很大,身體嚴重透支。患者描述說,不能想這事,一想就失眠。這位患者不僅心累,身體也累。因為要保證隨時待命,隨叫隨到,所以黑白顛倒,長期熬夜,沒時間吃飯成為常態。“當時特累,特別不舒服,總想躺下休息”。等處理完事務到醫院一檢查,不僅確診了乳腺癌,肝也檢查出了毛病。
可以說,不良的情緒變化是癌癥的“活化劑”。中醫講,不同的情緒變化根據五行屬性又分屬心、肝、脾、肺、腎五臟。正常的情緒變化能保護人體臟腑氣血功能。情志太過或不及均可引起體內氣血運行失常及臟腑功能失調,為引發腫瘤奠定了內在的基礎。
這其實就是李忠教授一直提醒大家的“癌狀態”啊!大家平時老關注吃什么卻忘了腦子想什么!
很多,環境因素、心靈抑郁、飲食等等都是影響因素。治療癌癥的關鍵在于改變“癌狀態”,改變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
李忠教授公益講座
病人的癌狀態不改變,就容易復發轉移,西醫治療,只注重專殺癌細胞,而忽略了保護我們的體內環境,這些治療雖然暫時控制了癌細胞的增長,但卻導致了體內環境的進一步破壞,為癌細胞的“死灰復燃”創造了更好的土壤條件。
此時,需要中醫藥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保護患者身體機能,在除掉壞種子的同時,保護好土壤。
總之,我想提醒所有癌友們:做情緒的主人,遇到不平或令人悲傷的事情,能夠泰然處之。努力擺脫不良情緒,真正讓心靈做到恬淡虛無,樂觀豁達,方是正確之道。#癌癥##滾蛋吧腫瘤君##腫瘤##中醫# #乳腺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