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病友,尤其是晚期實體瘤患者,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合并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尤其是腫瘤累及消化道和消化器官的患者,比如口腔癌、下咽癌、食管癌、胃癌、小腸癌、大腸癌、肝癌、胰腺癌、膽管癌等等。
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癌癥患者及其親屬,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慌、無助、憤怒等不良心理情緒,有的甚至演變成中重度心理障礙。因此,及時、積極的心理疏導,對于腫瘤患者及其家庭而言,是非常必要卻又常常被忽視的。
在臨床工作中,對于部分已經出現中重度心理障礙的腫瘤患者,主管醫生建議病人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或者使用部分相應的藥物——抗焦慮、抗抑郁等精神類藥物,常常遭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拒絕。
然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團隊開展的一項3期臨床試驗,再一次證實了早期的、積極的、及時的營養支持和心理疏導,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還可以明顯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
從2015年4月到2017年12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團隊一共招募了328名初治的晚期胃食管癌患者,按照2:1隨機分組。
實驗組在接受常規的藥物治療的同時,會被研究護士帶到一個多學科的支持治療小組,在這個小組里,主要完成兩方面的工作:
- 一方面,營養師評估患者的營養情況,同時結合患者的腫瘤情況、治療方案等諸多因素,給予患者恰當的營養支持治療方案。比如一部分患者需要補充適當的營養液、蛋白粉、營養粉等;一部分患者需要安插鼻飼管或者做胃腸造瘺手術來有效地補充胃腸營養;一部分惡心嘔吐嚴重的患者需要靜脈輸液提供能量和養分等;
- 另一方面,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團隊會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長時間的溝通并定期會面,給予患者及其家屬心理疏導、精神安慰,部分患者會給予一定的精神類藥物干預。
對照組,一開始只接受常規的抗癌藥物治療,只有在患者及其家屬要求或者營養不良、心理障礙嚴重到一定的程度由主管醫生提出,才會有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團隊介入指導。
兩組患者基線特征均衡,75%醫生的患者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70%左右的患者都是男性,75%左右的患者都是胃癌(其余為食管癌),接受的抗癌藥物治療也非常相似,多數為鉑類聯合化療。
截止到2019年1月26日,兩組的生存期數據揭曉:實驗組相比于對照組,中位總生存時間明顯延長,從11.9個月延長到了14.8個月;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時間,也從4.4個月延長到了5.1個月。
此外,一系列生活質量相關的評分顯示:實驗組相比于對照組,在治療開始后的9周,心理情緒、認知功能保全的更好,營養不良改善的情況也更好。
既然早期的、積極的、及時的營養支持和心理疏導,這么重要,具體該怎么做呢?其實在營養支持方面,咚咚已經做過很多科普,歡迎大家復習如下的舊文:
至于心理疏導,如果自己和親朋好友溝通交流以后,依然有解不開的心結,盡早去找專業的心理醫師哦。
參考文獻:
[1]. EarlyInterdisciplinary Support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Metastatic Esophagogastric Cancer: A Phase I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DOI: 10.1200/JCO.20.01254
[2]. Diagnostic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ncer-associated weight loss. J Clin Oncol33:90-99, 2015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