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趕緊收藏了!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腫瘤也有了更多深入的認識。腫瘤免疫藥物的應用,就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因其療效較好在臨床上備受關注。
但“是藥三分毒”,免疫藥物在延長患者生存期的同時,也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通常累及皮膚、胃腸道、肝、肺及內分泌系統。如果不良反應嚴重,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篇我們總結了腫瘤患者在使用免疫藥物過程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其應對措施,希望患者在遇到此類情況時,能夠減輕癥狀、緩解痛苦!
輸液反應
腫瘤患者免疫力低、身體虛弱,在輸注免疫藥物時更容易發生輸液反應。
常見的癥狀包括:發熱、畏寒、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頭痛、呼吸短促、頭暈、出汗、關節肌肉痛等,嚴重者可有昏迷、血壓下降,出現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癥狀而導致死亡[1]。
如何應對?
-
輸液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況。
-
輸液滴速不要過快。
-
反應輕者可減慢輸液速度,注意保暖。
-
輸完液后不要著急離開醫院,等待半小時,確保沒有不適后再離開。
皮膚毒性
皮膚反應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常見的癥狀包括:皮膚瘙癢、皮疹皮炎、紅斑、掌跎紅斑、光敏性反應、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蕁麻疹及白癜風等[2]。
如何應對?
-
可以使用無刺激性的護膚品。
-
避免在強紫外線下(如正午時段)進行戶外活動。
-
穿寬松、柔和的棉質衣物。
-
不要搔抓受損的皮膚處。
胃腸道反應
胃腸道反應是第二常見的不良反應,其發生可能與個人體質、用藥種類、藥物劑量有相關,常常在用藥過程中或用藥后的幾天內發生。
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體重減輕和惡心嘔吐等,有些患者可能會因為難以忍受的腹瀉、嘔吐等,而選擇放棄免疫藥物治療。
如何應對?
-
多喝溫水,防止脫水。
-
腹瀉患者排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并保持肛門部位干燥。
-
飲食宜清淡,避免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
-
少食多餐。
-
嘔吐后及時漱口,30分鐘后嘗試喝一些液體。
-
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
-
如果不良反應難以控制,醫生可能會建議停用或換藥。
心血管毒性
腫瘤本身、放化療、免疫藥物的應用,都有可能對心肌造成損害。免疫藥物導致的心肌炎,常發生在接受第1~2周期免疫治療后。
主要癥狀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肺水腫、雙下肢水腫、心悸、心律不齊、急性心衰等,可在數天內快速進展,威脅生命!
如何應對?
-
應連續復查心電圖、監測心肌酶譜的變化。
-
有基礎性心臟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
疲勞
由于身體整體狀況較差,腫瘤患者本身就比較容易疲勞,所以免疫藥物導致的疲勞可能會被忽略。
患者常表現為:全身沒有力氣、無精打采,癥狀較輕時,經過休息疲勞可緩解。
如何應對?
-
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
規律飲食,營養充足,以保證體力與精神充沛。
內分泌毒性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非常“喜歡”攻擊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甲狀腺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器官。
主要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淡漠、乏力、虛胖、便秘、嗜睡等)、甲狀腺功能亢進(多吃多喝還不長肉、煩躁心悸)和垂體炎(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食欲減退和/或嚴重疲勞)等。另外,原發性腎上腺功能減退、糖尿病等也偶有發生。
如何應對?
在開始免疫治療前,建議患者完善甲功、血糖(空腹葡萄糖、糖化血紅蛋白)、腎上腺功能等檢查。
肌肉骨骼毒性
肌肉骨骼毒性也是免疫藥物的毒副反應之一。
炎性關節炎常常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或是靜息后關節僵硬,用毛巾熱敷之后可改善。
肌痛或肌炎則表現為:肌肉或肌肉群引起的明顯不適感,無力與疼痛。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影響正常活動。
如何應對?
如果重復給藥后,關節炎惡化到日常活動受限或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受損的程度,則考慮停止免疫治療。
肝臟毒性
肝損傷可能會在治療后8~12周出現,多數患者沒有癥狀,在肝功能檢查時發現。
少數患者會有發熱、厭食等癥狀,這些本身就是腫瘤患者就常有的癥狀,不容易被發現,但如果出現皮膚和鞏膜發黃、尿液顏色加深,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如何應對?
用藥后,遵醫囑及時復查檢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以評估肝功能。
肺毒性
免疫相關性肺炎一般發生在治療后的2~3個月。
其常見的癥狀為干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心動過速、紫紺及疲勞,較少出現發熱、寒戰,也有部分患者初期沒有什么癥狀,只存在影像學的異常。
如何應對?
-
建議患者在免疫治療前做胸部CT,作為基線評估。
-
用藥后的3~6個月復查胸部CT。
-
如果出現胸悶、氣促、咳嗽的癥狀,隨時做胸部CT。
腎毒性
腎衰竭是腎臟相關不良反應最常見的癥狀,早期患者無明顯癥狀,但其肌酐水平升高;晚期會出現少尿、水腫、無尿、電解質紊亂等臨床表現[3]。
如何應對?
-
用藥前后宜多飲水,保證足夠尿量以促進藥物排泄,減輕毒性作用。
-
用藥過程中,嚴密觀察尿量和腎功能變化,盡早發現異常,及時停藥。
寫在最后
免疫藥物作為抗癌藥物歷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突破,不僅療效可觀,而且安全性整體較化療藥有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也相應提升。
雖然使用免疫藥物可能會產生上述不良反應,但一般都在可控范圍之內,沒必要談之色變。希望大家在治療過程中理性對待,早期識別不良反應,盡早干預,使治療效果最大化!
參考資料:
[1]《免疫治療相關毒性的管理指南2021.1版①(中文)》
[2]gentl er TK,Hassel J C,Berki ng C,et a1.Di agnosi s,moni t ori ngAnd management of i mmune—rel at ed adverse drug reacti ons of ant i-PD-1 ant i body therapy[J].Cancer Treat Rev,2016,45:7-18.
[3]周麗娜,李紅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腫瘤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及對癥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7,44(11):860-862.
本文來源:美中嘉和腫瘤防治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