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多可怕?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病率占全球的54.6%,而每年因肝癌逝去的約35萬人,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數的53.9%。毫不夸張地說,肝癌是我國居民生命的重要威脅。
近日,一條令人震撼的消息在《China Daily》公布:我國針對晚期肝癌的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療法臨床研究結果“面世”!
這是繼我國成功研發國際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實體瘤CAR-T療法后的又一好消息。
該療法以GPC3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獲得喜人的結果,這無疑給廣大肝癌患者帶來福音。
全球首例!靶向GPC3的CAR-T療法臨床試驗,華人驕傲!
這項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翟博教授團隊等共同完成,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上,截止到2019年7月,共有13晚期肝癌例患者接受了CAR-GPC3 T細胞。
此次實驗的所有患者均為GPC3陽性,均接受過手術治療、局部治療或全身性的系統治療,都攜帶乙型肝炎病毒(HBV)。
接受靶向治療后,有2例患者得部分緩解,所有患者的生存率6個月達到50.3%、1年生存期達42.0%、3年生存率達10.5%,中位生存時間為278天(39.7周)。
在安全性方面,有8名患者出現了可逆可控的1/2級炎癥反應,5級炎癥反應只有1名患者。過程中沒有發現3/4級神經毒性事件,證實了CAR-GPC3 T細胞療法的初步安全性與療效性。
抗癌新秀:CAR-T療法
說起癌癥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大家都會想到PD-1\PD-L1療法,但其實CAR-T療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療法。
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盧凱華主任介紹到,CAR-T療法即把腫瘤患者自身的免疫T細胞提取出來,經過改造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達到識別并殺滅癌細胞的目的。
經過編輯后的T細胞,就像是一個腫瘤探測儀,可以加強免疫檢測,一旦發現正常細胞帶有特異信號,T細胞被激活,把帶信號的細胞消滅。
在此項試驗面世以前,CAR-T療法對血液瘤的緩解率達60%、疾病復發率低至20%。主要適用的2種血液瘤疾病分別是:
1、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適合病情難治、出現2次及以上復發的25歲及以下患者。在CAR-T療法的臨床實驗中,一位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6歲女孩接受了治療,6年過去了,仍然沒有復發。
2、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適合既往接受2種或多種系統治療失敗的、出現復發難治的成人患者。
前景可期的腫瘤靶點GPC3
GPC3的發現,是CAR-T免疫治療的一大突破。GPC3是存在于肝細胞癌上的表面特異性膜蛋白,是肝細胞癌靶向治療的最好靶點。
GPC3主要在胚胎期表達,在組織器官的形成和發育階段起到負調控作用,如防止組織器官生長過大。
GPC3在正常的人體組織中表達量很低或不表達,但在某些腫瘤中表達量卻異常升高,其中在肝細胞癌HCC中的表達上調最為引人矚目。
研究者發現HCC患者血清中的CPC3表達上調,相比正常人組織,表達上升了數十倍。因此作為特異性標志物,GPC3無疑是HCC最好的靶點。
肝癌治療,還可留意2個新靶點
以往在肝癌治療方面,大多是基于細胞毒治療的化療和基于放射線的物理治療,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近年來還有2個肝癌新靶點浮出水面。
- 1.p38γ
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酶p38γ可參與到細胞應激反應,并能成為治療肝癌的一個新靶點。研究發現,一種CDK2抑制劑能夠降低p38γ的活性。
- 2.環狀RNA
環狀RNA可以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作用,抑制microRNA的活性。由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為主導,發表在HEP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發現,環狀RNA Circ-CDYL的表達促進了肝癌細胞自我更新,這提供了治療早期肝癌的新思路。
作為治療癌癥的后起之秀,CAR-T療法擁有明顯的優勢,雖然在臨床實踐中仍存在一部分患者出現復發及不良反應,但相信在醫學研究者們的共同努力下,CAR-T療法能夠在實體瘤的治療中造福更多的患者。#關注她健康##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驚艷!晚期肝癌也有救!中國人專屬的CAR-T臨床試驗,再現曙光!》.環宇達康國際醫訊.2021-03-10
[2]《肝癌精準治療 別錯過這些新靶點》.轉化醫學網.2019-08-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