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25歲的小張從農村出來務工,為了多掙些錢,小張經常工作到很晚。有時沒空吃飯,小張就喜歡買一瓶可樂,喝完就感覺飽了。
2個月前,小張老是感覺胃口下降,以為只是胃的小毛病,他也就沒太上心,直到發現自己尿血,并且身體越來越乏力,干什么都不起勁,嚴重影響到工作時,小張才開始心慌,急忙到醫院進行檢查。
檢查發現小張尿蛋白指數異常,之后結果更是顯示他已經患上尿毒癥。然而由于病情緊急,盡管做了腎透析,半個月后,小張的腎臟、心臟依然衰竭嚴重,最后不幸病逝。
腎臟疾病是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重大慢性病。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群中慢性腎病發病率為13%,終末期腎病也就是尿毒癥,更是高達200萬。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尿毒癥找上門了,然而,更可怕的是,尿毒癥的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
尿毒癥是“沉默殺手”,及時發現4個蛛絲馬跡
尿毒癥是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一旦出現以下4個癥狀,一定要給予重視!
- 尿色、尿量異常:正常人的尿液為清亮的淡黃色,尿量為1500ml~2500ml,一旦尿液的顏色和尿量出現異常,如夜尿增多、尿血等,要留意腎臟是否出現問題。值得一提的,不論是多尿還是少尿,都屬于異常現象,需要多留個心眼。
- 水腫:當尿蛋白大量流失或是水負荷過高時,身體都會出現水腫的情況,如果排除心臟和肝臟的問題后,就需要警惕是不是腎臟的問題了。
- 不明高血壓:臨床發現,高血壓是腎臟發生疾病時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尤其是沒有受到肥胖、遺傳、年齡等高危因素影響下出現的不明高血壓,就有可能是腎性高血壓。
- 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當尿毒素在患者體內潴留時,就會影響到其消化功能,一旦消化功能出現異常,胃口就不好,甚至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主任吳憲鳴表示,同時,有的尿毒癥患者還會因為紅細胞生成障礙導致貧血,表現得又累又困。
由此可見,想要預防尿毒癥,及時留意身體的變化非常有必要,不過,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光靠肉眼是無法察覺的,那么,當腎臟不適時,可以做哪些檢查?
腎臟不適,可做5個檢查
當腎臟出現不適時,可以通過以下5個手段進行檢查:
血常規檢查:千萬不要小看血常規檢查,它既可以通過檢查體內血紅蛋白水平來判斷是否有貧血,又可以根據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水平來判斷是否有發生感染。
尿液檢查:很多人會覺得尿液檢查需要取標本,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其實尿液檢查能夠通過尿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來判斷出腎病的類型,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生化、電解質及代謝相關檢查:這項檢查“好處多多”,不僅可以判斷腎臟的功能狀態,還可以了解是否有代謝性酸中毒以及代謝紊亂的情況,同時,還可以檢查體內血鉀、血磷、血鈣等情況。
腹部B超和CT:通過腹部B超和CT能夠清楚了解腎的大小、位置、厚度以及腎盂是否有積水、結石、腫瘤等情況,能夠進一步查明腎臟不適的原因。
放射性核素腎圖檢查:如果腎臟功能出現受損,通過放射性核素腎圖檢查則可以判斷出其受損的程度。
越來越多人患尿毒癥?5個行為最好別做
一提到尿毒癥,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么好好的一個人,突然被確診為尿毒癥了?事實上,尿毒癥的出現,一點都不“意外”。
熬夜:長期熬夜的話,腎精消耗過多,就會導致腎氣不足,從而引起腎臟疾病。
憋尿:《黃帝內經》曾記載“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意思是膀胱作為儲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只有保證它的正常開合,尿液才能正常排泄出體外,而如果經常憋尿,尿液無法正常排泄出去,不但會影響到膀胱,還會影響全身氣機的運行。
藥物使用不當:藥物進入體內,需要通過腎臟解毒后,才能排泄出體外,所以,千萬不要亂用藥,以免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受損。
飲食不當:愛吃高鹽高蛋白食物、甜飲料當水喝、天天大魚大肉……現如今,有很多人在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飲食不當這個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了,然而,長期以此,不僅會有肥胖的風險,還會誘發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此外,腎臟的負擔也會因此不斷增加。
生病不治:尿毒癥之所以會越來越多,跟現在有很多人生病了也不治,有很大的關系,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各種慢性病慢慢演變,最終走到尿毒癥。
事實上,尿毒癥的發生,跟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降低尿毒癥發病率的關鍵,同時,堅持運動,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定期體檢,尤其是有腎臟疾病的人群。#謠零零計劃##科學真相##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年輕人為什么會得尿毒癥?注意:這些事少做!》.健康時報.2021-04-11
[2]《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尿毒癥?注意:這些事少做!》.騰訊網.2021-04-13
[3]《驚!新房甲醛超標害他得了尿毒癥》.健康時報.2016-03-0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