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4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在北京召開2021年CSCO指南會。其中,江蘇省人民醫院殷詠梅教授對HER2陽性乳腺癌更新要點進行了解讀。科普君有幸在CSCO指南會期間邀請到殷詠梅教授,分享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情況。
抗HER2治療手段近年層出不窮,新藥不斷上市。從最開始的單克隆抗體到小分子 TKI 藥物,再到如今熱門的ADC藥物,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用藥選擇日漸增多。本次2021版CSCO BC指南在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上有哪些要點更新呢?
殷詠梅教授:
對于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部分主要更新以下三點:
第一點,抗HER2治療除了曲妥珠單抗之外,新增加了伊尼妥單抗以及國產的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第二點,符合曲妥珠單抗的用藥人群中,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從 III 級調整為 II 級推薦。
第三點,針對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既往的小分子TKI藥物除了吡咯替尼、拉帕替尼,新增了奈拉替尼,把奈拉替尼聯合卡培他濱作為既往使用過曲妥珠單抗治療失敗的人群的 III 級推薦。
上述推薦都是基于臨床研究來指導臨床實踐。比如伊尼妥單抗是基于由江澤飛教授牽頭的HOPES研究,通過獲得長春瑞濱聯合伊尼妥單抗與長春瑞濱頭對頭比較的陽性結果,從而獲批上市,進而寫入CSCO指南。
目前在HER2陽性乳腺癌復發轉移階段,抗HER2治療是表示我國已上市的原研曲妥珠單抗、伊尼妥單抗以及生物類似物,在多個藥物都可及的情況下,乳腺癌患者在臨床中該如何進行用藥選擇呢?
殷詠梅教授:
過去這些年,抗HER2陽性乳腺癌的新藥層出不窮,很多患者在新輔助治療或者術后輔助已經使用過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這也改變了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格局。
對于既往在新輔助治療或術后輔助治療當中,采用赫賽汀治療停藥1年后出現復發轉移的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可繼續使用赫賽汀治療。此外,從今年的指南中看到,患者除了可以選擇赫賽汀之外,還可以選擇生物類似藥或伊尼妥單抗,作為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選擇。
這些改變都豐富了臨床用藥選擇,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生存機會。
過去,大家對赫賽汀,也就是原研曲妥珠單抗已經十分熟悉,但對伊尼妥單抗這個藥物還是比較陌生,伊尼妥單抗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它有哪些優勢呢?
殷詠梅教授:
伊尼妥單抗是十多年前由孫燕院士、江澤飛教授牽頭參與的國家“十二五”重大生物藥創制項目:抗HER2單抗。該項目HOPES研究成果也奠定了伊尼妥單抗上市的基礎。伊尼妥單抗通過Fc段改構體現出更強ADCC效應。
希望在未來真實世界中,伊尼妥單抗能積累更多上市后的臨床研究數據,進一步加深對藥物的探索和了解,在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應用上有更多研究數據呈現。
目前醫院已經有患者在使用伊尼妥單抗,總體安全性較好。尤其是二線后的患者,采用伊尼妥單抗聯合化療后在臨床上再次獲益。因此,我們對伊尼妥單抗這個藥物是充滿信心的,也準備開展更多的真實世界研究。
感謝殷詠梅教授的精彩講解,相信大家對2021 版CSCO指南中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要點更新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ADCC效應?為什么伊尼妥單抗(賽普汀)會具有更強的ADCC效應?讓科普君告訴你吧。
ADCC是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的簡稱,是是指抗體的Fab段結合腫瘤細胞的抗原表位,其Fc段與免疫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表面的FcR結合,介導免疫細胞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伊尼妥單抗(賽普汀)和曲妥珠單抗有相同的Fab段,各214個氨基酸,具有同樣的HER2抗原的結合活性和親和力。而伊尼妥單抗(賽普汀)在Fc段通過2個氨基酸位點修飾,從而提高ADCC效應。
2020年6月19日,伊尼妥單抗(賽普汀)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并且成功進入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價格為590元/50mg。
總結
- 2021版CSCO BC指南中,針對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抗HER2治療除了原研曲妥珠單抗,新增了伊尼妥單抗(賽普汀)以及生物類似物。
- 伊尼妥單抗(賽普汀)通過改造Fc段改構體現出更強的ADCC效應。
- 抗HER2治療藥品層出不窮,為乳腺癌患者帶來更多的用藥選擇。
封面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參考文獻:Hope S. Rugo, Abstracts: 2019 San Antonio BreastCancer Symposium; December 10-14, 2019; San Antonio, Texas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