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虎躍營銷創始人韓虎先生親屬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訃告:“在與肺癌抗爭了10個月后,韓虎于2019年7月11日上午10時12分,因心肺衰竭于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安寧病房去世,終年45歲。”
而在去年的同一天,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因肺癌在杭州去世,享年57歲,從發現肺癌到離世不足100天。
肺癌起病隱匿、發病兇猛,在我國每天約有2000位患者因為肺癌逝世。它總是靜悄悄地來,如惡狗一般,直奔要害……
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指發生于肺部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肺癌和轉移性肺癌。簡單地說,原發性肺癌,是指從肺部長出來的癌。轉移性肺癌,是指從其他部位轉移到肺部的癌。我們通常所說肺癌,是指原發性肺癌。
根據病理結果,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后者又包括腺癌、鱗癌、腺鱗癌、大細胞癌等 。據我國實際統計調查結果分析,腺癌/鱗癌>小細胞癌>大細胞癌>腺鱗癌。值得重視的是,近20余年來我國肺癌中腺癌的發病率較以前有明顯增高,在女性患者中,腺癌所占比重升幅尤為明顯。
哪些人更容易得肺癌
? 年齡因素:55歲以后,肺癌發病率明顯上升;
? 吸煙:吸煙指數≥400年支(吸煙指數=吸煙年數×每天吸煙支數),二手煙同樣會增加肺癌的發病風險;
? 職業性因子:包括無機砷、石棉、鉻、鎳、煤焦油、二氯甲醚和氯甲基甲醚等;長期從事烹飪工作者也可能增加發病風險;
? 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同樣是人類健康的殺手,科學家已證實,PM2.5和PM10.0可以導致肺癌的發生;
? 肺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纖維化病史或惡性腫瘤病史、肺癌家族史。
如何預防肺癌發生
我國大多數肺癌患者一發現就是中晚期,其實跟我們體檢的方式不當有很大的關聯。
對于肺癌高危人群而言,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可取得顯著生存獲益,也是目前國際唯一認可有效的肺癌篩查手段。目前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掃描的輻射量近似于乘飛機飛行20小時的輻射量,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而對于接受常規體檢的人來說,40歲以下,沒有肺癌的家族史,一般不是很建議去專門做低劑量螺旋CT。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如果體檢中包括胸片,與其做胸片,還不如做低劑量螺旋CT,因為胸片會漏掉80%以上的早期肺癌。
此外,隨著醫療AI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早期進行診斷治療預防肺癌發生的機會也在提升,患者應嚴格遵照醫生建議診療,盡可能的爭取最大生存獲益。
肺癌的發生其實是有先兆的,這些癥狀別忽視
? 咳嗽:咳嗽是最常見的癥狀,多為刺激性嗆咳/干咳 ,而且很難緩解,即“持續干咳無痰,快去醫院”。
? 痰中帶血或咯血:多為血絲或血塊樣痰,嚴重可出現大咯血。
? 有“岔氣”樣胸痛:為腫瘤侵犯胸壁或阻塞性肺炎所致 。
? 近期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隱約胸痛不適、胸悶、氣促:多見于中央型肺癌,常因腫瘤阻塞氣管或胸腔積液引起 。
? 聲音嘶啞:以聲嘶為第一主訴,常伴隨有咳嗽,是提示肺癌的一個信號,預示癌癥已偏晚期(喉返神經受壓或侵犯)。
? 發熱:多為38℃左右,多發生在下午和晚間。
? 無任何癥狀:約有5-10%無任何癥狀發生,往往通過體檢發現病灶;
? 轉移癥狀:腦、骨、肝、腎上腺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頭痛、抽搐、骨痛及肝區疼痛等;
? 副腫瘤綜合征:肌無力綜合征、皮肌炎、副腫瘤邊緣葉腦炎以及低鈉血癥等。
確診肺癌后,應該怎么做
①首先最重要的,是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目前,肺癌的治療手段主要分為: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放療)、化學治療(化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
- 早期(I期)可通過手術治療;
- 中期(II-IIIA期)、中期(IIIA-IIIB期)通過以手術為主或以放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 晚期(VI期)通過藥物治療為主。
讓早中期患者“爭取治愈”,讓中晚期患者“與瘤共存”長期生存。免疫治療覆蓋早、中、晚期,更是治愈肺癌的最新希望。
②其次,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相信廣告謠言
那些寫在墻上、電線桿上的抗癌神藥,在醫院門口、甚至你住院時偷偷溜進病房發到你病床上的報紙和雜志廣告,電視機里用慷慨激昂的語氣(甚至找來真實案例)大力宣傳的靈丹妙藥,都不要相信。
要樹立這個認識:癌癥治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
③肺癌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保持信心!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滿懷希望的表示,再過大概5到10年,治療肺癌將可以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通過終身服藥就能控制,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目前他的團隊已經成功幫助超過百名晚期肺癌患者從疾病的魔掌中爭取到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生存期。
當然,治好肺癌“不能隨隨便便就能成功”,吳一龍教授強調,早期發現、分期對待、合理用藥、正常生活,是抗擊肺癌的總體四大策略,不可懈怠。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