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1969年—2019年6月2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醫院藥物臨床試驗基地主任。醫學博士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等人才計劃獲得者。
6月23日20時40分左右,身患胰腺癌抗爭15個月的王磊教授逝世,這名被全國人民廣為熟悉的“抗癌斗士”停止了呼吸。
被癌癥盯上的“癌癥殺手”
2018年3月底,持續大半年經常感到腰疼、感冒長期不愈的王磊在醫院員工體檢中發現腫瘤標志物CEA異常升高,這位畢生致力于與結直腸癌“斗智斗勇”的癌癥專家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進一步全身檢查發現:胰腺癌,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
得知病情的那一刻,他曾坦言,無力感在蔓延。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處于這個階段的胰腺癌意味著什么。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接近1∶1的疾病。王磊教授主動參與到自己手術方案的探討,2018年4月1日,他切掉了脾臟、80%的胰腺,還有一部胃,以及腸道附近的大部分神經。
一般接受姑息手術治療的患者生存期約7個月,但他以鋼鐵般的意志與癌癥抗爭了15個月,與時間賽跑,與命運抗爭,“活著每一天,生命我主宰”的人生宣言,打動了眾人,抗癌斗士的人生角色,獲得了深深的致敬。
“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希望主宰生命的厚度。”
術后不到兩個月,他就如常出現在診室、病房、科研討論會議等場合中,一邊抗癌,一邊不改懸壺濟世的醫者本色。同時還帶著羸弱的身軀站立在美國ASCO得舞臺上,向來自全球的近萬名腫瘤專家闡述消化道領域唯一一個來自中國的結直腸癌報告……
5月29日,一位年輕患者在網上詢問王磊教授:患有直腸潰瘍、混合痔和增生性息肉,腹瀉控制不住怎么辦?他擔心自己會是癌癥。
王磊教授表示:“這么年輕,一般不會有胃腸腫瘤。”彼時的他因為接受晚期癌癥的鎮痛治療,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6月1日,他再次答復這位患者要調整藥物,“先這樣治療兩周”。
6月14日,病人如約上網匯報“用藥效果還可以”,并詢問下一步該怎么辦,卻再也得不到醫生的回復。他不知道,就在同一天,網絡那一端的醫生因病情轉危,被送進重癥監護室(ICU)搶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你是否認為腫瘤醫生不會患癌?
腫瘤醫生可謂是人類抗爭癌癥的最前沿,而專家更是其中翹楚,他們了解癌癥祛除癌癥,應該是最不會患癌的人了吧?
這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誤區,腫瘤醫生每天和癌癥斗智斗勇,以消滅癌癥為己任。但醫生也是凡人,與正常人的患癌風險無異,或者可能更高,因為他們太忙了!
王磊教授同事、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王輝教授表示:“他基本忙得都無法停下來,也沒有時間去做檢查,當時發現癌癥的時候是腰背部疼痛,做檢查發現是腫瘤的晚期。”
王磊教授的患者孔女士聞訊后傷心表示:“當時聽了我的心很痛,為什么這么偉大的醫生,這么好的醫生會得這樣的病,他的時間他的精力全部花在了病人身上,他研究如何讓病人減輕痛苦、怎么治好病人,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雖有埋怨,但王磊教授的妻子始終默默支持著丈夫的決定:“生命如同塵埃,我們并不想做被關注的名人,個人經歷的所有痛苦,無法強求他者感受同樣的切膚之痛。”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王磊教授曾表示回答:“人生如旅途,他已準備好做那個提前了一點下車的旅客,盡管最后面臨的可能是壞結果,但是在真正倒下之前,仍然要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要讓每一天過得有意義。”
因為忙,他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忙,他遺憾很少能兼顧家庭;因為忙,他成為了一名可以改變患者命運的醫生,獨創的“天河術”——直腸癌近側擴大切除,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存尊嚴。從醫27年,王磊教授對我國結直腸癌預防與診治技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致敬醫生 學會“冷思考”
裘法祖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王磊醫生應該稱得上是一個真實寫照,但這個代價實在太過沉重。這個社會需要好醫生,但這個社會更離不開好醫生。
忙碌之外,學會關注自己的健康,醫生應如此,普通人也應如此。
從疲勞到癌癥,只需要短短的四步:輕度疲勞→深度疲勞→重要臟器內部變異→誘發癌變。
△截圖來自《你知道中國人有多拼嗎?》
據《中國城市白領健康狀況白皮書》中揭露:中國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約6成的人處于過勞狀態。
對于當代人來說,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鍛煉頻度,迫在眉睫。癌癥的發生是一個“蓄謀已久”的過程,在能戰勝它時而選擇放縱,當戒之慎之!
曾在微博看到這樣一段話,深有同感:
“我吃東西越來越清淡,對待人情世故越來越寬容,不亂發脾氣也學會了忍讓,慢慢地有了一顆成長的心。也開始害怕聽到任何與病痛有關的事,最大的心愿變成了全家人身體健康。相比一兩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遠方的心,我更喜歡花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溫柔燈光下和媽媽一起吃完一餐飯。”
人生在世很短暫,除卻生死無大事。三餐七分飽,稍微準時準點;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嘗試一點點,別克制,別貪嘴;該動的時候就動,不犯懶,別過激;熬夜太傷神,睡個昏天黑地更不好,遵從身體生物鐘。
其實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順從自己,別繃著,開心就好,適可而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