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據統計,我國的痔瘡發病率高達50%,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不斷增高。在很多人眼里,痔瘡只是一個“小毛病”,但是小病不治療往往容易拖成“大病”,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長期不治療,有可能會拖成胃癌。
痔瘡可伴隨便血、疼痛、肛門瘙癢和痔贅脫垂等癥狀,其中典型癥狀就是便血,但便血卻不只有痔瘡才會有,比如大腸癌、結直腸癌、腸息肉、直腸潰瘍、結腸炎等消化道疾病,都會出現便血的癥狀。出現便血的癥狀,一般很難分辨,很多人簡單地以為只是普通的痔瘡,很可能會延誤治療。
痔瘡會惡化成癌嗎?
痔瘡與腸癌的癥狀比較相似,都會出現便血的癥狀。有不少患者來醫院就診,說自己大便出血,有痔瘡,一直都只是用藥治療,也沒有做腸鏡檢查,來醫院檢查后,卻發現是腸癌。這不禁讓患者認為痔瘡會惡化成癌,這是不是真的?
可以肯定的說,痔瘡屬于良性疾病,并不會發生癌變。同時,痔瘡也不是癌前病變,不會轉變為腸癌。本質上來說,痔瘡只是一個小小的血管團,發生在直腸里面,就是內痔,發生在肛門口就是外痔。而癌,屬于惡性腫瘤,是粘膜、上皮發生了惡變,單純的血管是不會癌變的。
警惕痔瘡同時合并腸癌
臨床上,有很多出現便血的患者,以為只是痔瘡,最后卻被診斷為腸癌,或者很多人之前有痔瘡,過了很長時間診斷發現腸癌,這種情況是存在的。
痔瘡和腸癌很容易混淆,都表現為便血的癥狀,普通人很難去區分。痔瘡和腸癌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雖然痔瘡不會癌變,但是需要警惕痔瘡同時合并腸癌的情況,出現疑似腸癌的癥狀,一定要盡早去醫院檢查。
如何區分痔瘡和腸癌?
一看發病年齡
痔瘡可發病于任何年齡階段,青年人和孕婦尤為常見。而腸癌則多發于中老年人,30歲以下的少見,大約占10-20%。但是隨著腸癌發病的年輕化,單憑年齡不足以判斷。
二看便血的情況
痔瘡表現為鮮紅色血液,出血量比較大,無粘液,不與大便混合,便后紙巾有血跡。而腸癌多表現為陳舊性出血,暗紅色或者漿果色的血液,常與大便混合,可伴有粘液或者膿液。
三看伴隨癥狀
痔瘡的排便習慣改變不大,肛門會出現瘙癢、疼痛、潮濕的癥狀,而腸癌則表現為排便習慣發生改變,排便不規律,排便次數增多或者變少,大便變細變軟,還可能會出現腹瀉、便秘、腹脹腹痛、消瘦、貧血等癥狀。
四看輔助檢查
腸癌可以通過腸鏡和指檢發現,表現為可觸及腸內菜花狀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指套有血、粘液和膿液,而痔瘡表現為觸及柔軟,指套無血染。
總之,痔瘡不會發生癌變,如果出現便血,要警惕痔瘡合并腸癌的情況,尤其是中老年人,建議盡早去醫院做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