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因嚴重疾病而造成患者經濟上破壞性作用則被稱之為“經濟毒性”或“經濟負擔”。
醫生能為乳腺癌患者提供好的治療方案,但沒辦法解決患者的經濟問題,因癌癥而貧窮,無異于寒冬臘月雪上加霜。
患乳腺癌依然可以長期生存
全球每年約有200萬女性患乳腺疾病,約有50萬女性死于乳腺惡性腫瘤,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診斷出患乳腺癌,幾乎每1分鐘有一名女性死于乳腺癌。這是一個令人恐怖的數據。
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有另外一個好消息:乳腺癌5年、10年內生存率達90%。
同樣都是“癌”,乳腺癌比起其他癌種幸運多了。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很高,一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90%~95%以上;二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在70%~80%。即使疾病發展到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如骨轉移、肝轉移,積極配合治療,仍然能獲得較長的生存期。
生存率大幅度提升、死亡率逐年下降,越來越多人將乳腺癌認為是一種慢性病,大量的乳腺癌患者已經進入慢病管理期。
換句話說,乳腺癌并不會直接威脅到生命安全,得了乳腺癌,不等于死亡。
新藥和費用的兩難抉擇
雖然乳腺癌治愈率越來越高,但還有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問題:難以負擔的醫療費用。
一個普通的中國中產家庭,也許可以勉強應對乳腺癌治療,但是面對復發轉移就變得力不從心。
以HER2陽性乳腺癌為例:
當復發轉移后,我們可以選擇“妥妥雙靶”治療,也可以選擇吡咯替尼、T-DM1、DS-8201等新藥。但遺憾的是,目前這些藥物要么國內未上市,要么上市后未進醫保,藥物可及性仍有待提高。
根據國家醫保政策規定,這部分不在醫保目錄內的藥物是不予報銷的,也就是說想要更好的治療,就需要自掏腰包。
對復發轉移后的患者來說,遇上了好的治療手段,但卻無法支付治療費用。癌癥沒有打敗我們,卻倒在金錢面前,令人嘆息!
存錢還是擁有一份保障?
隨著癌癥人群的擴大,對于癌癥家屬而言,除了學習癌癥知識、調整良好的心態、找到好的醫生,在經濟上我們還可以做什么準備呢?
存錢是中國人獲得安全感的長期習慣,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手段,但面對更大額的難以預估的醫療費用,擁有一份保障會是更好的一個選擇。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們根據銀保監會2009-2019年健康險理賠數據的分析結果可以了解到:
1.壽險賠付支出快速的增長
2.健康險賠付中,癌癥占7成,前三依次為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由此可見,保險理賠是化解疾病的重要手段。
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乳易保”在理賠方式方面進行了創新,患者發生復發轉移即先行賠付,理賠額度最高可達10萬元,且后續在保障范圍內還可報銷,解決患者第一筆急用金和后續長期治療的費用這兩大經濟壓力。
保險不應該只是保健康人群,也要保障最有需要的人群,這才是保險真正的意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