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去年7月份開始絕經了,看了好幾次婦科,每次醫生都在納悶,為什么這么年輕會絕經?查來查去都在看激素水平,沒有答案也沒有解決方法,唯一統一的回答“你做好應該不會再來例假的準備吧”。到2021年過年,腰痛查出2個+蛋白尿,吃了一個月中藥,再檢查變成3個+,又去做了24小時尿蛋白檢查有5g多。
醫生又發出同樣的疑問,年紀輕輕怎么出現這些狀況?我就想著不太對,有點害怕了,看醫生馬上被通知腎內科住院。醫生說要活檢穿刺一下,檢查結果是膜性腎病,寄發的,不是大問題。我懸著的一顆心也放下了,在醫院能好吃好喝好睡的,以為過幾天就能回家帶孩子、正常上班。
沒想到又過了一天,例行肺部ct檢查也出來了,有20*20多mm的陰影,關鍵字“惡性可能”,抱有一絲懷疑問了查房的主任,他建議去呼吸科進一步檢查,結果我就從每天100元三人間轉到很貴、很奢侈的400元單間住著。
后面全家意識到問題不是那么簡單(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老公被醫生談話了),全家當天打包行李到上海看病。在上海做了PETCT,活檢,確診是肺腺癌,轉移到淋巴了。從那段時間開始,我就異常焦慮,心情也像坐過山車,有時好好的,有時又很悲觀。
病理分析EGFR20號突變,沒有靶向藥,24小時尿蛋白8g多,頭痛,胸腺增生,乳腺結節,每天睡不著。我的家庭不太富裕,爸爸媽媽也生病,孩子幼小。我擔心花了錢治不好怎么辦?更擔心治病的錢從哪里來?但是在生病的過程中,大家都對我非常關心,老公為我忙前忙后,在家買菜做飯、帶著住院、陪著檢查啥都做。
家人、朋友、同事都在關心幫助我,也讓我覺得給大家造成負擔了。那天掛了非常厲害的主任號,問我們要跟著他治療,得同意住在特需病房,我腦子過了三遍掙扎答應了(以為要住一個月),后面醫生告訴我們最多住三、四天,這才放心了。
爸爸媽媽在知道住院那么貴,也是連夜湊了錢送過來。這幾天又感覺自己一直放不下焦慮,一直以來想很多的態度,這種態度會讓我內心很疲憊。最近想到還能孝順父母多久,還能陪伴丈夫孩子多久,還能為他們做什么……一直在想。
不開心!生病以后,我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又沒有做的事,比如去體驗一次飛機的頭等艙,去坐一次動車的高級軟臥,類似之前舍不得坐的。但又覺得治病開銷已經很大,再去做這些,是不是給家里造成負擔?反正總是在有想法了以后,又推翻自己,矛盾的存在。
4月16日,上午醫生查房通知周一入院化療,知道化療有一系列副作用,而且很擔心我的腎臟的承受,最近一直睡不好,胸口痛,背開始痛。生病開始,這一切都不是我可以掌控的了,只能跟自己說加油!周一化療,因為腎的緣故,開的是培美曲塞+卡鉑(減量)。4月21日第一期化療結束2天了,經歷了全身無力、疲倦(一躺床上就能睡覺)、腸胃不適(非常強的饑餓感,一兩個小時間歇很餓),味覺改變(沒有胃口)。
已經回家里休息了。但是,回家后發生一件事,在回家前我爸媽提前一天晚上10點到家里給打掃衛生,想把灰塵打掃干凈(打掃到半夜12點,第二天要繼續上班),第二天中午又來打掃、買菜做飯,因為我在治療,只知道大概,不知道具體什么過程。
可能是我化療完,身體不舒服,我爸媽從回家開始也沒有過問我的感受,一直在說他們做了多少事情,打掃到幾點,第二天又來做這些事情,還一直要我多吃,我解釋了要少吃多餐不增加胃的負擔,他們也當做沒聽到一樣,要我“刻苦”吃完,身體需要養分,不吃不行,可是我已經不想辜負他們做的菜,吃了不少了,可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我的具體情況。
之前我要化療,也和父母通過氣,病房陪床只能有一個人陪著,希望爸媽不用特地再來,因為來上海增加開銷不說,也進不去病房,不如在家里等著。可是等到要化療那天,我媽又堅持要來上海看我化療,我就不理解為什么說好的也答應好好的事情要臨時去改變,而且問題是來的意義在哪里?
要治病是一場持久戰,不應該適當地開源節流嗎?而我爸媽一味要按他們的想法去主觀臆斷,既不想溝通我的需求,也不按現有的形式去分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完了又要我感激他們的所做所為,我如果不愿意配合,又要開始責怪我,罵我的過程中,再次激怒我發火,影響病情和治療。
真的,一種無力和無奈感,充斥著我,讓我覺得人生無望。剛花了那么多錢和精力去治療,被他們用2天時間,把我的情況變得比化療前還差,我不知道他們究竟為什么要打著為我好的旗號,來傷害我。再來斥責我辜負他們的心意。真的很累了。我30年以來以為能改變的,到頭來還是一樣,我父母60歲還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任性妄為,不顧他人意志。我父母還說我應該去看心理醫生?治病可能是身體不適,可是這樣下去,我的心里堅持不了多久。
第一期化療后的第三天,全身無時無刻發虛汗、無力,左肺、胸腺、右肺前后都在痛,頭痛。最近一直在想把生病前的經歷分享出來,也給大家一些借鑒。
我在2017年下半年懷孕的,在孕期我是正常上班,在懷孕前6個月,基本是沒有人照顧我,每天不管刮風下雨,都自己趕班車上下班、加班也是自己走2站路回家,買菜做飯,與懷孕前沒有什么區別。更不用說電視劇里的,有想吃什么說一嘴就會有人跑去買來的待遇。
與大部分孕婦不同的是,我沒有任何特殊待遇,燕窩魚翅鮑魚的補品沒有,想吃綠葉蔬菜也被當作挑剔不好好吃飯,有的只是炸雞、奶茶,我遇上孕期嘴饞變成了妊娠糖尿病,家務做多了胎盤前置需要靜養,家里說話做事甚至要小心翼翼,才能避免夫妻吵架。
很難想象自己是怎么經歷的那個階段。33周早產,羊水在半夜破了,我喊老公起來,他以為是尿失禁,要我第二天早上再去看醫生,可是我等不了了,在我堅持下去了醫院。保了2天的胎,最后嘗試自然分娩,打了催產素痛了8個小時,痛到發高燒39度、全身痙攣、呼吸不暢(胸腔積液),緊急去了剖腹產。
產后我和寶寶同時進了ICU。以為生孩子不順利,等到帶孩子會被重視起來。好吧,是我太天真了。坐月子中婆婆來看了一次,出月子以后說她沒義務來帶孩子,我媽媽也只能一周帶一天,休產假的我每天一個人在家呆著奶娃,老公上倒班,寶寶半夜不睡覺,我只能一個人抱著她到天亮。我開玩笑地說,我和寶寶一起見過半夜從2點到6點的天空,一起守著天亮。
睡不夠,無人幫忙,無論身體還是精神方面,真的太累。每次一說,為什么我會這么累?得到的回答,就是別人家的媽媽也沒有人帶孩子也沒人這么能喊,或者沒有婆婆來帶孩子就沒有婆媳矛盾了,不應該慶幸嗎?等到休完產假回去工作也只能請保姆獨自在家帶孩子,我在上班第一個月也大病一場,寶寶6個月母乳也因為我生病沒有了。
最大的轉折是在2020年初,我查出再次懷孕,因為第一次懷孕生產的不順,后續勞心傷神的帶娃,身體家庭都承受不了,商量后決定沒有留下這個孩子。手術后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不明白到底哪一步錯了,明明身邊那么多的二胎家庭,為什么我們夫妻雙方父母都同在一個城市,我也在努力上班、照顧孩子,經濟尚可,有穩定住所,為什么我會因為懷孕生子工作無人幫助去放棄這個孩子,怎么都想不通。
2021年2月流產手術后,我內心愧疚和焦慮導致整晚整晚的失眠,精神狀態很差,白天8點要上班,晚上回家帶孩子,到晚上失眠,即使很累的狀態一天也睡不到3、4個小時。
那時似乎內心很想要一個答案,覺得自己是不負責任的母親放棄了自己的孩子,一面又覺得自己是身不由己,很矛盾又兩難。跟丈夫說了失眠問題,也只得到一個讓我去請長假的回答,既沒有增加人手、也沒有減輕負擔,如果請假就會出現收入降低(對收入減少會焦慮),還是只能從我自己的角度去解決,感覺工作、家庭、帶娃的問題已經無解了。
從2021年2月,手術后那三個月有遵醫囑吃避孕藥恢復子宮,例假也是正常來,這期間不知不覺胖了快20斤,出現潮熱、失眠、多汗。等三個月停止避孕藥后,例假不來了。看醫生檢查了指標都在絕經期內,說是高脂癥導致絕經,絕經又引起失眠、暴食,兩者相互疊加作用,惡性循環。
這期間我有想通過減肥改善,奈何我真的沒有精力和時間,身體也很疲勞,但是每天又強逼自己精神亢奮去做事。可想而知,這種狀態下,工作很容易出錯,孩子又經常生病我要請假照顧,整個人都焦頭爛額,似乎沒有一件事是順利的。我真的太累了,同時,性情也在發生變化,偏執又扭曲,極其易怒,并且感覺自己外貌上變丑了、變胖了、皮膚差了、穿什么衣服都不好看,整個人沒有自信。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出汗,粘噠噠的,非常不舒服,覺也睡不好。
那種狀態下,經常就會想,為什么一直受苦受難的只有我,家里其他人什么事情都和他們不相干,最后惡果只有我在承擔。婆婆公公只在我手術時、零星周末帶了娃,其他的時候事不關己,我自己父母也無法真切理解和幫助我,我一個人孤立無援,幾乎每天我都在問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我為什么要活著”?覺得自己又失敗又可憐,一事無成,什么都沒有,這種可怕的狀態幾乎持續到我確診前。
這次肺癌確診以后,可能也還不能算真的放下,因為在這之前有太多不開心、不甘心,有太多后悔的事情。不過,也只能放一放,身體上的不適,費用的籌集,孩子的照顧(化療完晚上再帶娃),工作還能不能繼續,好多事要思考。其中,生病也讓我回歸自我,醫生說我要低脂、低鹽,好多薯片、冰淇淋零食吃不了了,喜歡的水煮魚、螺螄粉、三文魚日料都只能看看(以前也不是經常吃)。
但是我最近胸痛得厲害,又覺得算了,人生苦短,偷偷地煮了螺獅粉,吃了薯條,(每次吃完就罪惡的不行,覺得病情要惡化了,哭了)。每天都在看吃播,已經計劃等病情好了,就要去蘭州吃牛肉面、去柳州吃螺獅粉、去東北吃鍋包肉,好多好吃的在等著我呢,不能被打敗了。最后謝謝大家的鼓勵,你們能聽到我的心聲,感覺就跟陪伴著我一樣,不害怕。
溫馨寄語:
本文轉載自知乎作者“米粉”,據現代醫學證實,情緒是罹患癌癥的誘因之一,經常情緒壓力大,焦慮、失眠都會引起身體免疫功能障礙,從而讓癌細胞有機可乘,文中作者因為家庭的各種瑣事的不順,導致身心俱疲,進而誘發肺癌,不過既然已經罹患肺癌,那么我們就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與從前的自己取得諒解,告別過去,迎接嶄新的未來,只有如此,那么相信你會康復得越來越好!
作為國內最早的腫瘤社群運營平臺,我們的平臺內集聚了全國各地、不同癌種的資深病友,同時還配有經驗豐富的抗癌管家,在這里,作為病友或家屬,可以咨詢病情、尋求辦法,
如果癌友正面臨著治療方案的選擇、正承受著化療期的副作用痛苦、正為如何營養康復而苦惱,那么不妨加入愛硒健康網病友互助交流群,尋求解決方法,如果您想加入,可私信發送“進群”,獲取入群方式,期待我們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