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案例
病例介紹
患者,男,15歲,因“確診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性血管炎并規律血液透析4個月,惡心、嘔吐1周”入院。
患者兩月前調整免疫治療方案為起始醋酸潑尼松50mg qd、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早0.5g 晚0.25g po,并定期復查調整激素用量。7d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惡心、嘔吐、返酸、噯氣、腹脹,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或黃綠色膽汁。
主要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2.7×109/L、血鉀6.68mmol/L、中性粒細胞計數1.70×109/L、淋巴細胞計數0.9×109/L、紅細胞計數4.29×1012/L。
疾病轉歸
胃腸道癥狀、血鉀升高及白細胞減少等癥狀,考慮為嗎替麥考酚酯所致。停用嗎替麥考酚酯后,予抑酸、保護胃黏膜、止吐等對癥治療,患者胃腸道癥狀明顯改善,上述相關指標恢復正常。
用藥分析
嗎替麥考酚酯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常與環孢素A/他克莫司和皮質類固醇聯用。
但嗎替麥考酚酯有多種不良反應,在血液系統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白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低色素貧血,其中以白細胞減少最常見。其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常見,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腹脹、腹瀉、惡心、嘔吐,嚴重時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