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致癌基因突變導致的新生抗原,是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關注的焦點,利用新生抗原,可以設計各種各樣的新型的抗癌免疫治療:
- 比如,直接把新生抗原肽做成疫苗,注射給病人;
- 或者,利用新生抗原,篩選出抗癌特異性的T細胞,做成免疫細胞回輸治療;
- 再如,利用新生抗原刺激樹突細胞,形成具有抗癌特異性的樹突細胞疫苗。
關于新生抗原的基本理念和技術進展,其實咚咚之前的文章已經做了介紹,歡迎大家先復習如下的舊文:
療效驚艷!私人定制的抗癌疫苗數據公布,大幅提升免疫治療有效率
近期,華西醫院的專家在國內外既往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了一款新型的免疫治療方案:新生抗原+樹突細胞+PD-1抗體。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
第一步:拿患者穿刺活檢或者手術標本,進行深入的基因突變、RNA表達、HLA配型、抗原肽結合等多種復雜的檢測,預測潛在的新生抗原;
第二步:從患者外周血中分離和培養樹突細胞;
第三步:合成新生抗原特異性的抗原肽,利用這些抗原肽刺激樹突細胞成熟和分化,將樹突細胞改造了疫苗;
第四步:在正式接種這種新型的新生抗原肽激活后的樹突細胞疫苗之前,先接受環磷酰胺化療預處理,改造患者身體內原有的免疫環境;
第五步:正式接種樹突細胞疫苗,同時在一部分患者中聯合PD-1抗體。
下圖展示了這種三聯療法大致的流程圖:
這項前瞻性臨床試驗,一共入組了招募了18名晚期難治性肺癌患者,其中絕大多數都已經經歷了各種化療、PD-1抗體免疫治療等常見的標準治療。入組后有1名患者,穿刺活檢失敗,無法獲得足夠的組織標本,進行基因檢測等后續分析,留下17名患者。
經過細致的檢查和分析后,有3名患者沒有解析出靠譜的新生抗原肽,有2名患者在樹突細胞疫苗研制出來之前就因為疾病進展而退組了,最終有12名患者真正接受了治療,其中有5名患者接受了完整的三聯療法(新生抗原+樹突細胞+PD-1抗體)。
整個治療方面,副作用可耐受,沒有觀察到特別的嚴重不良反應。
療效方面:12名接受治療的患者,3名患者腫瘤明顯縮小,另外有6名患者腫瘤保持穩定,抗癌控制率高達75%;療效維持時間最長的患者已經接近2年。
除了上述冰冷的數字之外,還有幾個有趣的成功案例:
首先,4名對PD-1抗體單藥治療無效的晚期難治性肺癌患者,接受新生抗原激活的樹突細胞疫苗治療后,2個病人腫瘤明顯縮小(其中一個病友腫瘤縮小了80%)、2個病人腫瘤穩定——言外之意,新生抗原激活的樹突細胞疫苗,可以逆轉PD-1抗體單藥的耐藥。
下圖顯示患者靠近下腔靜脈的轉移瘤基本消失,腎上腺轉移以及盆腔巨大轉移灶明顯縮小:
其次,也有患者對新生抗原激活的樹突細胞疫苗無效的患者,加上PD-1抗體后,腫瘤明顯縮小。有一例肺腺癌肝轉移患者,3種標準治療失敗后,入組接受了新生抗原激活的樹突細胞疫苗治療,治療后肺部腫瘤較前增大,這時候患者又加上了PD-1抗體,結果顯示:腫瘤活性明顯降低,腫瘤組織中心出現囊性壞死。
最后,本研究的確發現:那些療效好的病友,接種新生抗原激活的樹突細胞疫苗后,外周血中可以檢測到針對新生抗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而且這些免疫反應的強度與似乎與療效存在一定的正相關。
參考文獻:
[1]. Personalneoantigen vaccines induce persistent memory T cell responses and epitopespreading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Nat Med 2021. doi: 10.1038/s41591-020-01206-4.
[2]. Advances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neoantigen-based therapeutic cancervaccines.NatRev Clin Oncol 2021. doi:10.1038/s41571-020-00460-2.
[3]. Personalizedneoantigen pulsed dendritic cell vaccine for advanced lung cancer.Signal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1 Jan;6(1):26.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