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轉移一般都出現在癌癥的中晚期階段,癌細胞不再局限于癌癥的原發病灶處,它們開始向癌變器官的周圍形成浸潤,并且直接蔓延到臨近的器官,向遠處轉移。癌癥轉移擴散時,身體通常會發出信號,大家一定要注意。
首先是淋巴結腫大,癌細胞可以隨著淋巴系統轉移。淋巴系統原本是免疫的一部分,但是癌細胞卻會侵犯患者的淋巴管,最終轉移到近處或遠處的淋巴結,促使患者體表淋巴結異常腫大,如甲狀腺、乳腺癌變后,患者即可出現腋窩下、頸部淋巴結腫大。
而當生殖系統或泌尿系統癌變之后,患者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這種淋巴結往往是質地堅硬、活動性極差、邊界不清晰、周圍不規則的形態,且會逐漸增長、變大。
同時,還會發生體重下降。癌癥的本質其實就是消耗性疾病,因為癌細胞本身就來自于人體,它的單克隆增殖最不能缺少的一個條件,就是患者需要給癌細胞供給充分的營養。癌細胞既會和健康細胞爭奪患者攝入的營養成分,也會消耗患者機體原本儲存的營養成分,這都會造成患者逐漸消瘦。
同時部分發生在消化器官和消化相關器官上的癌變,還會影響患者的消化功能,導致其攝入的食物無法被完全消化吸收、出現食欲不振、厭食惡心等癥狀,這都會促使患者迅速消瘦,進入晚期后的癌癥患者,甚至是會消瘦到皮包骨的狀態!
癌細胞轉移擴散時,患者還會莫名發熱。進入浸潤和轉移期的癌變,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增殖速度會成倍增長,它們之間往往也會“互相廝殺”。當癌腫生長到一定階段后,部分癌細胞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營養和氧氣供給會逐漸壞死,當壞死的組織再次被身體吸收之后,就會造成發熱癥狀出現。同時,癌細胞本身也會釋放各種炎癥介質,繼而讓患者出現癌性發熱!
癌癥類型有很多,轉移的部位也比較廣泛,而不同的癌癥,轉移到不同的器官上,引起的表現也不同,如癌細胞轉移到大腦,患者可能因此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如果轉移到骨骼,可能引起轉移部位的劇烈疼痛、骨折等。
癌癥出現轉移或者擴散,患者會出現多種不良癥狀,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大多數復發或轉移的腫瘤,通常需要一個非手術性的綜合的治療手段,比如化療、放療、中醫治療等等。與早期初診腫瘤的根治性治療目的不一樣,晚期復發或轉移的腫瘤的治療的最終目的是能夠使患者“長期帶瘤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種治療,都需要定期評估療效,不能閉著眼睛一個方案一直用,一般治療期間每2-3個月進行一次療效評價(主要是通過影像學檢查比較治療前后腫塊大小的變化)。
比如說,如果所用的化療方案并沒有效,或開始有效,用了幾次后出現耐藥,通過療效評價就可以知道,一旦發現無效,需要立刻停藥,并考慮改變治療策略和方案。如果相關方案已經無效了,還繼續使用,無疑是讓患者耽誤了病情又受了苦頭。
年齡偏大或體質略差的患者治療需要降低治療的強度,更適合中醫藥治療。如果患者體質很差,不能耐受相關抗腫瘤治療,可以給予中醫治療,能夠延長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中醫藥可以有效地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壓制癌細胞的復發轉移。
中醫治療癌癥,具有較強的整體觀念,往往能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癥病灶本身。對于多數復發轉移的癌癥病人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還必須從整體觀點來看待癌癥的治療。在整體治療中,中醫有它獨特的優勢。再加上復發轉移后,病人現在身體比較虛弱,中醫治療是比較適合的治療方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