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陳治卿
幽門螺桿菌(HP)早在1994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可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誘發胃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是幽門螺桿菌 (HP)感染和胃癌高發國家,每年近40萬人死于胃癌,約3萬人死于消化性潰瘍及其并發癥,HP感染及其相關疾病的負擔很重。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表明,根除HP可消除胃內活動性炎癥,促進消化性潰瘍愈合,降低胃癌風險。
雖然經過不懈努力,我國 HP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在根除治療方面仍面臨挑戰。抗生素耐藥對HP的根除有極大影響,不同治療方案對不同人群的根除效果不同,并且我國每年約有1%一3%的患者發生再感染。基于以上現狀,規范我國HP感染的臨床治療,提高HP根治的成功率迫在眉睫。
一、根除HP應作為“健康中國行動”優先事項
HP感染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感染之一,估計目前全球仍有50%的人口被感染,我國的感染率與全球水平相當。根除HP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胃黏膜炎癥,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顯著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0)癌癥數據庫資料顯示,胃癌發病率居全球癌癥發病率的第5位,死亡率居于全球癌癥死亡率的第3位,其中東亞四國(韓國,蒙古,日本,中國)的胃癌發病率位居全球前列。2020年世界兩大研究顯示根除HP可使未來胃癌發生風險下降40% 。
有個大樣本長期隨訪,分別為12年和22年的研究顯示,根除可使胃癌發生風險降低52%和53%,且推測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胃癌發生風險將進一步下降。《預防胃癌共識》指出,全球超過85%的胃癌歸因于HP感染,這表明如果在人群中消除HP感染,大多數胃癌可以得到預防。這一陳述非常鼓舞人心,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胃癌真的能夠預防嗎?回答是肯定的。
臨床觀察 HP預防胃癌效果需要有若干理想條件:
(1) 20歲前根除,這一年齡段發生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風險低,預防胃癌效果好,(2)根除后不發生HP再感染,(3)隨訪時間足夠長(50到60年)。不發生再感染是不可能的,隨訪50~60年也做不到,因此我們目前看到的效果肯定低于根除HP預防未來實際可能產生的效果。
一些特定條件下根除HP,降低胃癌發生風險的數據值得關注:(1)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前根除HP,風險降低100%,(2)有胃癌家族使者根除HP,風險可降低73%。
2019年我國政府發布《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我國胃癌負擔很重,而胃癌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根除HP預防胃癌具有成本和效果優勢,并且大規模根除HP的負面影響非常有限。因此根除HP要作為“健康中國行動”優先事項推廣實施。
二、查幽門螺桿菌(HP)可列為體檢項目
HP檢測方法有多種,呼氣試驗準確率最高。
1、抽血查抗體:相對最簡便,體檢抽血查生化時可順便查HP抗體,但有局限性。感染了HP,體內可長時間存在抗體,即使已服藥治好了,過一段時間再抽血查抗體也可能是陽性。所以從未檢測和治療過HP的人,如果查出抗體陽性,很高概率是感染了,但是已經治療過HP的人在查出抗體陽性不能說明一定又感染上了,也可能是先前的抗體殘留。
2、做胃鏡時取少量粘膜檢測:如果取得粘膜組織上細菌含量低,試劑顯色需要的時間就比較長,比如半小時甚至一小時才慢慢顯示,而這種檢測往往一二十分鐘就出報告了,所以HP含量低的時候可能會漏掉。
3、呼氣試驗查HP:這方法準確性高。檢測時需前一天晚上10點半后就不再吃東西,睡一晚上,第二天清晨也不吃早飯不喝水,7點半就可來醫院和醫學室呼氣檢查。馬上可拿報告。CI4輻射性較大,一般現不做,都用C13呼氣檢測,因輻射性小。
列為體檢必測項目,范圍就很廣,學生,干部,職工,工人,居民等凡18歲以上都有機會檢查到。但注意備孕期及孕婦勿做。家庭要帶娃的媬母和老人必須檢測。14歲以下兒童一般無需檢查。
三、幽門螺桿菌(HP)感染多數無明顯癥狀
一般只有口干,口苦,呃氣,呃酸,有時胃悶胃脹。因幽門螺桿菌也會代謝.放出氨味的代謝物,所以有時病人會口臭。HP到胃粘膜若時間久數量多,正常胃粘膜→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腸化生→癌變→胃癌。可做胃鏡檢查,早期發現胃癌及時治療預后好,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要格外注意。
四、幽門螺桿菌(HP)治療
HP感染不會自行消除,必須服藥治療。指南規定采用四聯療法: 厧子泵抑制劑十抗生素十抗生素十鉍劑。連服14天(半個月)。服藥完停一個月再來醫院呼氣復查。如雷貝拉唑十阿莫西林十甲硝唑十鋁碳酸鉍劑。療程半個月,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五、如何遠離幽門螺桿菌(HP)?
I、HP傳染方式是通過”口一口”傳播,”糞一口”傳播。幽門螺桿菌,主要寄生于人體胃黏膜,人是主要傳染源,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嘔吐物,糞便以及食物,水源中可以檢出幽門螺桿菌。細菌通過大便排出體外污染環境一一水源或且食物,然后又經過口進入人體消化道使人患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可以通過咀嚼喂養。含幽門螺桿菌的胃液經過胃食管反流入口腔傳播。
2、做好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建議每三餐飯后都要刷牙,每次不少于三分鐘。定期更換牙具,建議兩個月更換一次牙刷,保持牙刷清潔干燥,不要與他人共用,。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一定要洗手。
3、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如河水,井水等暴露水源,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4天,在河水中可以存活長達三年。飲食上注意定時定量均衡。忌生冷酸辣和油炸等刺激食物,盡量減少食用煙熏腌制食物。忌煙酒,保護胃黏膜,增強胃粘膜的自我抵抗力和修復力,減少幽門螺桿菌的寄居和生存。
4、分餐用公筷,可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要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不要相互夾菜;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親吻前,先充分清潔口腔;飯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凈或削皮;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太燙,太棘的東西,保護胃黏膜,增強其抵抗力,餐具一定要定期高溫消毒。每個人有自己的碗,筷,匙,洗碗布,每次吃完各自分開洗,不可都丟在水槽里混合洗。
5、幽門螺桿菌生存條件較嚴格,濕度>98度,溫度37度 ,低氧條件5%∽8%,幽門螺桿菌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對干燥和熱均很敏感,常用消毒劑很容易將其消滅。,因此建議餐具勤消毒,可洗潔精洗后用沸水浸泡進行簡易消毒。
幽門螺桿菌(HP)一種古老的細菌,主要經口傳播,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是我國胃癌的主要病因。本文從感染途徑,癥狀,檢查,治療,預防等全面介紹,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