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室走進來一對老年夫妻,一看就是相濡以沫。哪位是病人呢?阿媽攙著阿伯,不用說病人是阿伯,看了他們遞過來的資料,阿伯得的是肺腺癌2期,兩周前在另一家醫院做的手術,醫生說還要做一下化療,他們不想做化療,后經人介紹來到我的門診。
肺腺癌II期手術后,通常是要輔助化療的(尤其是IIB期,1類證據支持,而IIA期也是建議做,證據等級2B),但這是傳統的做法,現在來說,好了更多的選擇,比如靶向藥輔助治療。大家知道,靶向藥治療之前僅用于不可手術的中晚期肺癌,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對于驅動基因EGFR突變患者,靶向藥也可用于早期患者手術后的輔助治療。
ADJUVANT研究(吉非替尼)、EVAN研究(厄洛替尼)、ADAURA研究(奧希替尼),證明了EGFR-TKI輔助治療是可行的。
基于此,我給這位阿伯安排了基因檢測,一周后結果出來了,幸運的是他符合使用條件。經過和他們討論商議,阿伯開始了口服靶向藥的輔助治療,在家就能服藥,不用住院,不良反應總體上比化療(含鉑雙藥化療)低。
盡管最新的數據顯示,全世界范圍內,乳腺癌新發病例數已超過肺癌,但在中國,肺癌仍然是第一大惡性腫瘤。2020年,中國新增肺癌病例815 563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的占比約85%。
說到非小細胞肺癌,很多人會想到靶向藥治療,但前提條件是要驅動基因突變,其中EGFR突變是晚期NSCLC最常見的突變類型,大約見于50%的患者,EGFR-TKI靶向藥已成為晚期 NSCLC 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EVER-TKI靶向藥也開始用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后輔助治療,獲益人群進一步擴大。當然,這個并不是簡單地認為對晚期肺癌有效的藥物對早期患者就一定有獲益,而是要基于臨床研究的證據支持,化療是如此,靶向藥也是如此,接下來抗PD-1的免疫治療如果想要推到早期肺癌,也必須得通過臨床研究得到陽性結果才行,而不能是某個醫生的想當然。
ADJUVANT研究(吉非替尼)、EVAN研究(厄洛替尼)率先通過研究者發起研究的形式,證明了EGFR-TKI輔助治療對比化療具有DFS(無病生存)上的優勢,這是第一代TKI,針對第三代的奧希替尼,ADAURA試驗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從而使得奧希替尼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用于NSCLC輔助治療的EGFR-TKI(此前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中國獲批,奧希替尼則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EGFR-TKI,但中國尚未正式獲批,預計今年可能會正式獲批進入中國指南推薦)。
那么國產的EGFR-TKI埃克替尼呢?
何建行教授、周彩存教授共同牽頭的EVIDENCE注冊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Ⅲ期臨床研究,研究結果為埃克替尼針對攜帶EGFR敏感突變NSCLC的術后輔助治療提供重要的循證依據。在2020 WCLC會議上周彩存教授分享了EVIDENCE 研究的最新數據:
證實了埃克替尼用于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NSCLC患者術后輔助治療的療效優于標準輔助化療,埃克替尼顯著延長患者無病生存期,同時安全性更優。可以說,埃克替尼是EGFR基因敏感突變NSCLC患者術后輔助治療的一種有效低毒的新選擇 。目前,埃克替尼已經提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批,進入術后輔助適應癥優先評審中,應該很快會獲得肺癌術后輔助適應癥。
不過呢,這幾種TKI靶向藥之間的療效,還沒有進行過針對性的對比研究。2021年歐洲肺癌大會(ELCC)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梁文華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結果以此形式公布,初步對該問題進行了解答。
這項研究結果是第一個真實世界證據,是第一項也是迄今最大的一項對比不同的第一代EGFR-TKI用于可手術的EGFR敏感突變NSCLC患者輔助治療有效性的真實世界研究。結果表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三種不同的一代EGFR-TKI輔助治療在DFS方面相當。
接下來,何建行教授又牽頭啟動了ADDRESS研究,這是一項目前全球最大型的EGFR突變肺癌術后輔助治療前瞻性隊列研究,計劃在全國50家中心入組2000例患者進行非干預觀察,研究結果將提供更多諸如藥物選擇、安全性、長期隨訪等問題的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