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肺癌# PD-1和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雖然如火如荼,但在肺癌治療上依然需要證明自己。而靶向藥物治療早已經被業界公認,確確實實能改變有驅動基因患者的命運,能有效緩解腫瘤進展,延長生存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靶向治療,顧名思義,要有靶點,才會有效,靶點有沒有怎么判斷?答案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肺癌靶向治療的關鍵步驟,只有通過基因檢測有基因突變,才能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開展靶向治療。
EGFR基因突變是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藥物一二三代靶向藥均已上市, 而FLAURA臨床試驗表明進口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單藥一線治療讓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年,成為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新標準。
的的確確,奧希替尼臨床療效非常不錯,記得一個同事父親,因頭暈摔倒,查出顱內占位,最后竟然是肺癌腦轉移,幸運的是測出EGFR突變,服用奧希替尼一個月后,癥狀緩解,顱內病灶明顯縮小。
除EGFR外,肺癌患者還有一個突變“ALK”,盡管突變率不高,但被稱作“鉆石突變”,原因是一旦存在,藥物治療后生存時間非常好,晚期患者5-6年不成問題。
對于ALK突變,首選治療方案為克唑替尼,如果出現耐藥,在考慮二代ALK抑制劑艾樂替尼或色瑞替尼或布加替尼,后者是一種新型的ALK和EGFR雙重抑制劑,可強效抑制ALK的L1196M突變和EGFR的T790M突變。基于ALTA試驗,FDA批準布加替尼用于治療克唑替尼用藥期間進展或無法耐受克唑替尼的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此外,尚有罕見突變,如ROS1融合基因突變,出現ROS1突變的多是年輕的、非吸煙的肺癌患者,其中肺腺癌居多。治療ROS1融合的藥物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卡博替尼,勞拉替尼。還有不多見的MET突變,屬于罕見突變,目前針對MET基因異常的靶向藥藥物不多,諸多研究正在進行中。
2019年美國癌癥協會(AACR)年會期間,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口頭匯報了“沃利替尼治療MET外顯子14跳變的肺肉瘤樣癌(PSC)及其他類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沃利替尼為MET突變患者帶來生存獲益。
靶向藥是精準醫學的杰出代表,改變了有驅動基因患者的命運,但是用藥前需精準檢測。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