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早期為什么好治?
“如果能在癌變之前或者早期發現癌癥,多數癌癥的早期治愈率可達90%以上。”即便這句話已出現在人民日報上,依舊有太多的人不信。
“癌癥是可怕的絕癥”,“得了癌過半的人都會死”,“世上絕沒有好治的癌癥”是大部分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在宣傳癌癥早篩早治時,我們的后臺也經常收到這樣的留言:
“你說癌癥早期有90%、95%的治愈率,我怎么可能相信?多少醫生連個青春痘都反反復復治不好,癌癥怎么可能輕易好治呢?”
但其實,有可能醫生開刀切除一個早期腫瘤來根治癌癥就是比根治青春痘容易。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問題是:
“小毛病”并不一定是容易治的病
以青春痘為例,有些人是因為青春期內分泌失調、有些人是因為細菌感染、有些人是因為油性膚質+皮膚角質層過厚引起毛孔異常堵塞……引起小痘痘的原因很多,內分泌治療就要調節全身的激素水平,細菌感染就要長期做到合理清潔、不碰不擠,避免反復感染,天生的油性膚質要調節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很多時候病小并不意味著治起來不麻煩,不花錢。
“大毛病”并不一定是難治的病
談到癌癥治療,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放化療、靶向治療之類的。但其實,目前針對絕大多數實體瘤,手術都是首選的方式——大多數早期實體瘤都可以通過手術根除,并長期存活(80%~90%可治愈)。
通過根治手術,癌癥的治愈率是很高的: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宮頸癌10年生存率可達94%,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達95%以上,大腸癌息肉頂部癌變摘除治愈率96%以上……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癌細胞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它們時間成長。
晚期癌癥為什么難治?
癌癥難治,且越晚發現越棘手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造成的:
一、癌細胞在不斷進化,會耐藥,也會抵御免疫系統
我們對付癌癥的辦法非常多,除了手術,還有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等。但對于晚期癌癥,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辦法可以做到完全掃滅癌細胞。這與腫瘤的耐藥性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腫瘤起源于正常細胞突變,在突變的過程中,可能是隨機的,也就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癌細胞。所以,腫瘤中的癌細胞并不絕對是同一種癌細胞,大概率是由多種癌細胞組成的。
一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的治療手段都只能明確針對一種突變。剛開始治療的時候,往往都很有效,對治療敏感的那類突變癌細胞會很快被殺死,讓患者身體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但治療過一段時間后,經過一輪輪打擊的優勝劣汰,較為耐藥的癌細胞就會被剩下,又開始大量地增殖,并逐漸成為優勢群體,然原來的藥“失靈”。還有部分癌細胞,在接受治療的過程當中,還會不斷地進化,不僅會變得耐藥而且會想出應對我們自身免疫系統的方式,這更令人無計可施了。
二、腫瘤不斷地掠奪,會導致身體垮掉
癌細胞一直處于快速的分裂狀態,其生長的過程需要消化大量的營養物。這就導致身體的正常器官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從而出現營養不良,消瘦,貧血等情況甚至將患者消耗致死。
此外,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問問也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治療方式。如果用過高的治療強度,其副作用可能讓身體先于腫瘤垮掉,但如果治療強度太低,又不足以遏制病情的發展。因此,患者到晚期往往就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癌細胞侵蝕,體質差——無法用“猛藥”——治療無法控制病情發展,體質更差——更無法用“猛藥”。
如果在早期發現,患者身體素質好,腫瘤細胞還處于弱勢,這些強效的抗癌手段用起來才能更得心應手,不會束手束腳。
說這么多,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如果能在早期發現腫瘤,絕大部分患者都有手術根治的機會,“耐藥”“藥物毒副作用”等等棘手的問題就根本不會遇到,治療會方便很多。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癌癥早篩、早治的工作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