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腫瘤,大家都會想到放化療。化療似乎比較好理解一些,畢竟輸液時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但放療卻總讓人感覺一頭霧水。
很多做過放療的患者,也可能只有這樣的印象:看門診,各種拍片,等通知,然后去老實躺著開始“照光”。看起來挺簡單的事情,就是機器“照幾分鐘光”,為什么要等那么長時間?還要一次次的拍這個拍那個?
實際上,放療是一個團隊協作的多環節復雜過程,很多是患者看不到的幕后工作,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差錯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下面我們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放療的具體過程,讓大家明明白白放療,更好地配合醫生,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做放療需要哪些人員和設備的參與?
放療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放療的三要素:專業人員、放療設備和輔助材料。
放療專業人員:包括放療醫生、物理師和技術員。
放療所需設備:主要軟硬件設備(醫用直線加速器、放療計劃工作站TPS)、放療支持設備(圖像引導設備、呼吸引導設備、多葉光柵等)。
放療輔助材料:定位膜、真空墊、各種托架等,幫助更好的固定患者。
9步讀懂放療具體流程,明明白白做放療
1)第一步:放療科門診就診
放療科首次門診中,醫生主要是了解患者情況,評估是否有放療適應癥,確認放療目的。
所以,患者一定要準備好所有的病史資料和影像報告等,最好按日期順序提前整理好,以便醫生翻閱。如果此前曾接受過放療,一定要帶上之前的詳細放療記錄,以免影響醫生判斷。
2)第二步:明確診斷,確定治療方案
醫生了解病情后,會根據情況讓患者做一些檢查,比如血液、B超、CT等,進一步明確腫瘤的情況(腫瘤大小、是否轉移、原發灶位置等)和患者的身體狀況。
檢查結果出來后,要和醫生再次溝通確認能否進行放療、可能達到的治療結果及副作用等,并討論下一步治療方案。
3)第三步:選擇放療方式
放療分為普通放療和精準放療。精準放療靶區較小,對正常組織傷害也較小,應用越來越多,比如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圖像引導放療、斷層放療、旋轉放療、立體定向放療等。
放療中我們經常聽到的各種“刀”(比如伽馬刀、質子刀),并不是真正的刀,而是不同的放射線,可分為光子束和粒子束。γ射線(如伽馬刀)和X射線(如射波刀、速峰刀、托姆刀等)屬于光子束類,質子刀、重離子刀則是粒子束。
不同的放療方式價格不同,但也并不一定是越貴效果就越好,主要還是看腫瘤部位和患者具體情況。比如,較小的腦部腫瘤,伽馬刀精準度就很高;射波刀、速鋒刀對體部腫瘤會有優勢;放療后又復發可能需要考慮質子刀。
所以,放療方式的選擇,建議綜合考慮疾病狀況、經濟能力、便利性和所在放療中心擁有的設備。
4)第四步:體位固定和模擬定位
體位固定也叫模具制作,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0~30min。常用的材料是熱塑膜和真空袋,醫生會根據放療部位,按照該部位的輪廓制作“個性化”模具。比如,頭頸部放療用頭頸肩面罩,乳腺癌患者用乳腺托架及真空墊等。
主要作用就是讓患者在放療中保持不動,減少因體位變化等引起的靶區移動,并保證每次放療的可重復性。
病人體位固定好后,醫生會在模擬放療的情況下,進行X線、CT等檢查,以幫助確定靶區。這就是模擬定位,是獲得精確放療的第一步,大概需要10-20min。
這個過程中,醫生會在病人的身體上標記劃線,這些標記線是以后治療的基準線,患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身上的這些線。如果不慎洗掉或變得不清晰了,要及時聯系醫生重新畫,切勿自己畫。
5)第五步:確定和勾畫靶區
模擬定位之后,患者就可以休息了,但醫生和物理師真正復雜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一環節也是最能體現醫生水平和臨床經驗的關鍵步驟之一。
醫生會用專用軟件,在模擬定位掃描的CT上逐層(大約30~50層)勾畫出患者輪廓、腫瘤靶區和正常組織范圍,確保不遺漏腫瘤,并且盡可能保護正常組織。這個過程可能需要1~4h不等,復雜情況甚至需要更長時間。
靶區確定好后,醫生還要開出放療處方,包括腫瘤照射劑量,照射次數,正常組織最大能接受劑量等。
6)第六步:設計放療計劃
物理師會根據放療醫生制定的放療靶區和處方劑量,在專用的電腦工作站上像設計建筑圖紙一樣,把放療計劃計算模擬出來,包括射線的入射角度和強度等,以求最大限度殺滅腫瘤,并且減少正常組織損傷。這個過程往往也需要1~3h。
物理師做完了,放療醫生也要反復地審核和評估。
7)第七步:驗證放療計劃
在正式開始放療前,還需要患者在加速器上模擬真實治療時的體位拍攝驗證片,包括位置驗證和照射劑量驗證,一般需要0.5~1h。
醫生會把驗證片和放療計劃產生的虛擬射野片進行比較。如果誤差較大,就要找出原因并及時糾正,如果計劃驗證不能通過,甚至需要重新設計放療計劃。一般越是高精尖的放療,驗證要求越嚴格。
8)第八步:實施放療
完成放療計劃驗證后,患者就可以開始放療了。醫生會按照模擬定位時的體位把患者進行固定,有時也會需要患者配合控制呼吸,以減少患者呼吸動度等引起的靶區移動。
放療室只有患者一個人,工作人員可以在外面通過攝像頭實時觀察患者情況,確保放療順利實施。
一個周期的放療一般要持續4-6周,從周一至周五每天去1次,每次幾分鐘。
9)第九步:放療康復和定期隨訪
與手術后效果立竿見影不同,放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延時性”,大概需要3個月左右。如果3個月之內腫瘤退縮了,說明放療是有效的;如果3個月之后還沒退縮,說明還有殘留。
放療后,醫生會交待復查的時間。一定要配合醫生要求的頻率來進行隨訪,這樣醫生才能評價療效,并及時處理患者出現的副作用。
所以,了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放療真的不是簡單的“照個光”。大家一定要配合醫生,千萬別嫌麻煩,之所以要經過這么多準備工序和反復確認,正是要保證放療的精準和效果,更好地殺滅腫瘤。
如果您對放療還有什么困惑,歡迎給我們留言咨詢哦~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