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算得上是當今一種“時髦”病
由于其發病率高
且不同年齡、性別均可以發病
脂肪肝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肝臟疾病
有人說“脂肪肝不是病”
“不痛不癢,沒感覺,不用治療”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河南省腫瘤醫院專家來聊聊
脂肪肝與肝癌的關系
本期專家
韓 風 肝膽胰外科 主任醫師
侯新芳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
38歲的汪先生,5年前體檢時查出有脂肪肝,當時覺得和愛吃油膩有關,自認為只要平時多運動、減減肥,生活上稍加注意就沒事了。
今年年初,他常常感到右肋下部出現刺痛,皮膚和眼睛也出現發黃的情況,但他還沒意識到肝臟這方面出現問題。直到前段時間因急性腸炎到醫院檢查,才在醫生的提示下,到肝膽科做了肝檢查,結合影像和病理,確診為肝癌。
韓風表示,汪先生的病例比較罕見,脂肪肝與肝癌的關系尚不明確,無法確定脂肪肝與肝癌有必然的聯系,有脂肪肝的人群無需驚慌,但這些人群需要在飲食上注意,戒煙酒,定期復查,改變脂肪肝的狀況。
脂肪肝是人體的信號燈
脂肪肝是肝臟表面包著一層油嗎?不對!
脂肪肝:全稱脂肪性肝病,正常人肝臟中脂肪含量3%-5%,但是其重量超過5%時,肝細胞就會脂肪變性,這就被稱為脂肪肝。
脂肪肝按病因分為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兩類。
臨床上主要采用彩超和肝功能檢測評估脂肪肝。
韓風建議,脂肪肝被稱作是人體的信號燈,如果被查出脂肪肝,你或許得關注一下身體是否有其他疾病,例如;高尿酸、高血糖、高血脂等。
單純性脂肪肝變成肝癌的概率低
單純性脂肪肝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幾率較低,但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會加大肝癌的發生率:
① 脂肪肝已經影響了肝功能,多次體檢轉氨酶升高,不及時治療。
② 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人群、老年人、重度肥胖人群是高危險人群。如同時還合并有乙肝、丙肝等疾病,肝癌發生率又會加大。
韓風表示,不管是脂肪肝還是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或者是其他類型的肝病,如藥物性肝炎,酒精肝等,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肝損傷就會持續增加,那么可能會逐漸轉為肝硬化、肝癌,我們日常要更加重視呵護肝臟。
養肝護肝,注意做好這些事
侯新芳表示,一般來說脂肪肝是一種可逆的疾病,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大部分脂肪肝病人是可恢復正常的。
輕度脂肪肝
一方面控制熱量攝入,一方面增加體育鍛煉。少吃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谷物、高纖維蔬菜,多吃綠色蔬菜,既能補充營養,飽腹感強,也能減少身體代謝負擔。
每周堅持有氧運動,比如游泳、跑步、快走、乒乓球等。運動要堅持循序漸進,加強體內的脂肪消耗,而不是短時間的劇烈運動。
中度脂肪肝
中度脂肪肝患者一方面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應根據具體情況,輔以適當藥物治療。當3~6月的生活方式干預未能改善脂肪肝時,建議接受相關藥物治療如減肥、改善胰島素抵抗、降血糖、降血壓和調血脂,肝酶持續異常時則需聯合應用保肝抗炎藥物。
然而,患者仍需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并避免選擇可能會增加體重和代謝紊亂的藥物。有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脂肪肝家族史者,應加強健康意識,定期進行體檢。
重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患者幾乎不可能逆轉,可能會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等嚴重疾病。
所以,對于脂肪肝早期預防、早期治療是最佳之選。
侯新芳建議,已經確診脂肪肝的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包括:超聲檢查、肝功能、血常規、血脂、血糖等檢查,判斷肝臟的健康情況及其他可能的代謝紊亂。
專家簡介
韓 風,肝膽胰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中國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醫師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普外專業委員會常委,
擅長肝膽胰腺腫瘤的根治性手術及腹腔鏡下肝癌切除術、胰體尾癌切除術、脾臟切除術、肝囊腫開窗引流術等微創治療項目。發表論文10余篇,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二等獎各2項。
侯新芳,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河南省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委會常委、化療專委會委員、胃癌專委會委員、食管癌專委會委員、食管癌青年專委會常委,河南省醫藥信息學會理事,北京癌癥防治學會食管癌專委會委員。
發表SCI論文2篇,中華及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獲醫學科技進步獎4項。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