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怎樣才能預防癌癥復發或轉移?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癌癥復發/轉移?
很顯然,關心這個問題的人基本是癌癥病人和家屬。這個心情是非常能理解的,沒得癌癥的人擔心以后得癌癥所以關心如何才能不得癌癥,而得了癌癥的人當然最關心以后怎樣才能不復發不轉移。
什么是腫瘤復發?很多人把腫瘤進展和復發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所以首先要把這個基本概念弄清楚。
腫瘤進展,是指腫瘤病灶本來一直就在,比如不可治愈的晚期癌癥通過治療后病灶縮小了,但還是一直有病灶殘存(不能消滅,如果能消滅當然最好,但事實上通常做不到),一直治療下去也不能殘存病灶消滅,這個時候很可能停掉治療,隨訪觀察,定期復查,這就是帶瘤生存。
以后某一天,腫瘤可能再次增大,或出現新病灶,這種情況不叫腫瘤復發,而是腫瘤進展。
腫瘤復發是指那些可能治愈的腫瘤經過治療后(早期腫瘤手術后,或者少數可能治愈的晚期癌癥經過化療等治療后)腫瘤病灶沒有了(查體和影像檢查看不到病灶了,包括抽血查腫瘤相關的指標也正常了,即所謂的完全緩解CR),但以后可能腫瘤再次出來了,這才是復發。
進展是從有(小或少)到有(大或多),復發是從無到有。復發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局部復發,就是在原來長腫瘤的地方或區域淋巴結又長出來了,另一種是遠處轉移,就是原來長腫瘤的地方沒事,但在某個遠處的地方出現轉移灶,這也可叫復發,就是原來的腫瘤又出來了。
注意,既然是復發,這又長出來的腫瘤當然其實還是原來的那個腫瘤,如果又得了另一個新的腫瘤,那不叫復發,而是第二原發癌。(注:文中說的腫瘤,為了描述方便,特指惡性腫瘤,即癌癥)。
什么是腫瘤治愈?癌癥早期是可以手術切除從而有可能治愈的,少數晚期癌癥通常化療等綜合治療可能達到完全緩解(沒有可見腫瘤病灶比如某些淋巴瘤)從而也可能爭取治愈。
在治療剛結束后,有的人就說是治愈了,因為沒有病灶了啊。其實還不能下結論,因為還可能復發啊,所以得隨訪復查,通常前兩三年復發風險較高,兩三年后復發風下降,通常五年以后復發風險非常低,很少有復發的(但不是絕對百分百,概率!
低概率不必太糾結,否則的話,沒法活了,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低概率的死亡風險中,難道你天天糾結焦慮?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心理有問題了),所以醫學上往往把五年生存率大致等同于治愈率(對有治愈可能的癌癥,而不是指那些不能治愈的帶瘤生存的晚期癌癥,這些癌癥患者盡管生存超過五年,但最終還是會復發)。
如果以后一直不復發,那就可以治愈了。但問題是,所有的癌癥病人都存在復發的可能,就像沒有得癌癥的人,以后都有得癌癥的可能,那如何才能不復發?有什么辦法可以預防復發轉移嗎?
所謂“預防”復發,當然并不是說保證以后肯定不復發,準確地說是盡可能把復發的風險降低。那如何才能降低癌癥復發轉移的風險概率呢?
其實啊,最重要的措施并不是在治療結束之后,而是在治療之前的決策和治療過程中,也就是說,正確的治療決策和規范的治療執行,是降低復發風險最重要的措施,而不規范的治療是導致以后復發的重要原因。
你想啊,連治療都不規范,以后復發風險不高才怪!在治療的時候,好好配合治療,按規范去治療,盡最大可能消滅癌細胞,這是最最重要的。
比如,早期癌癥手術,首先手術得規范,如果手術前需要做新輔助化放療,那得規范做,如果手術后還要做輔助治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不同的癌癥要求不一樣),也得規范做。
另一個方面就是要做好隨訪,定期復查,這本身當然不能預防復發,但可以及時早發現可能的復發跡象,這樣就可以早做處理,不至于到失控的程度,那就太晚了。
而且隨訪的過程也是對一種監控,一種對生活方式的督促,比如早期乳腺癌手術的隨訪,醫生會監控你的體重情況,不要超重肥胖。
最后一個重要方面其實并不只是針對腫瘤病人,而所有人都應該做到的,即良好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總問如何提高免疫力以預防復發,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總想著去找偏方秘方來提高免疫力。
其實不要想著去吃什么保健品或所謂的偏方秘方說是可以增強免疫力,這都是忽悠,不削弱免疫力就是“增強”免疫力,好好的免疫力用不著增強,而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就能呵護免疫力不受損,比如不吸煙喝酒,不暴飲暴食,不胡吃海喝等等。
可這些不花錢的東西,很多人做不到,或者根本不愿做,他只希望能有什么保健品或偏方秘方吃了就可以預防復發,然后生活中照樣可以“胡來”,這實在是太可笑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