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土耳其認定是毒品的一級致癌物,我國廣告說它“提神”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廣州將檳榔廣告列入日常監測管控

    被稱為“臺灣口香糖”的檳榔,在土耳其因致幻性而被認定為毒品。

    中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12日發布通知,提示“中國同胞切勿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并稱近期已有多名中國公民因此被捕。

    切勿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

    圖片來源:中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

    據統計,我國約有6000萬檳榔消費人群,集中在臺灣、湖南、海南等地。近年來,因嚼食檳榔患口腔癌,進而“切臉”保命的病例屢見不鮮。

    在給廣州市兩會的提案中,政協委員張三寶提出,檳榔廣告嚴重影響“檳榔致癌”的科普效果,呼吁盡快停止檳榔企業的廣告宣傳。“參考香煙的制作方法,在檳榔產品的包裝上明確標注‘吃多了會影響健康’的警告標志。”

    對此,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今年廣州開展對檳榔廣告的清理工作,全市媒體和室外廣告都停止檳榔的廣告發布,廣州市還將加強對檳榔廣告的日常監測,從源頭上管控檳榔的廣告活動。

    戒不掉的檳榔與割掉的半邊臉

    檳榔走紅離不開“藥食同源”。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記載:“檳榔治瀉痢后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

    中醫普遍認為,檳榔具有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等多種功效,后來,檳榔成為中國四大南藥(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所產的地道藥材,約計1500種)之一。其他三種為益智、砂仁、巴戟,目前,種植檳榔的主要地為海南、廣東、中國臺灣等,主要食用的是海南、湖南和中國臺灣。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呂飛杰等人發表的《檳榔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進展》,檳榔果中富含多種生物堿,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檳榔堿和檳榔次堿,檳榔堿既具有擬交感神經的作用,又有擬膽堿作用,讓人產生愉悅感。

    “嚼食檳榔能使人產生舒服感,欣快感……檳榔還能使人心率上升,血壓升高,出現身體發熱,面部紅潤,微微出汗等現象。”

    2018年JAMA Psychiatry發布中國臺灣研究稱,習慣性嚼食檳榔具有成癮特質,約86%的亞洲檳榔嚼食者有不同程度的檳榔依賴。

    檳榔果,圖源網絡

    在生產加工檳榔果的過程中,加工商為了讓檳榔產生更大的“勁兒”,會添加一些“調料”。《南方周末》此前報道:

    “其中最常見的添加物是細辛、麻黃、薄荷、甘草以及生石灰5種物質,使得檳榔對人的神經刺激更大,也讓人更上癮。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麻黃中的麻黃素,是一種作用較大的興奮劑,能明顯刺激中樞神經,導致心跳加速、血管收縮等,而且食用后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因而麻黃素也成為制作冰毒的原料之一。”

    2019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其中特別提出,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以長期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促進牙周、口腔黏膜病變等疾病早診早治。該方案指出,檳榔果早在2017年,就被我國列為“一級致癌物”。

    傳播一時的《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描述了檳榔癡迷者們患上口腔癌的結局:“他們被割掉舌頭,他們被切去牙床,猙獰的手術傷疤撕裂了他們的臉龐,癌變的噩耗宣布著他們的死亡……”

    其中,有患者因長期食用檳榔,致左臉下頜、左牙床和淋巴相繼被切除,大部分左臉被“割掉”。“萎縮的臉皮陷成拳頭大小的深坑”,術后又造成左眼神經被壓迫,如今已徹底瞎了。

    “割臉”患者,圖源網絡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從嚼食檳榔到患上舌癌,甚至不超過一年。8月13日,據《廣州日報》消息,廣東省惠州市一名35歲的男子,有抽煙習慣,一年前在朋友的帶領下開始嚼食檳榔。

    今年春,該男子右舌出現潰瘍,被醫院診斷為“舌癌”,醫生為他進行半舌切除手術,同時用一側大腿上的穿支皮瓣來修復右側舌缺損,并重建出舌頭的形狀。

    還有的檳榔嚼食者遭遇了更加實際的麻煩。“39歲的邵陽人許先生,打中學開始嚼檳榔,2011年接受口腔癌手術,切除右頜,臉上多了一道恐怖的疤痕,隨便走到一個地方,警察都要查他身份證。”

    曾有人總結出愛吃檳榔人的容貌特點:嘴角為深烏色,臉呈泛方形,吃得越久越趨向幾何意義上的方正,笑的時候,一排白色牙齒中間漏出根根黑線,像“皿”字。

    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前往湖南省開展現場調研工作。調研發現,在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 46 病室, 50 位住院患者有 45 人患口腔癌,其中 44 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比例十分驚人。

    檳榔致癌是醫學界共識

    在醫學界,檳榔致癌早已成為共識。早在2003年8月,隸屬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將其與煙草、酒精等致癌物列為同一類。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副秘書長劉宏偉曾公開表示,檳榔嚼物一般由檳榔果、老花藤和煅石灰組成,有的地區還在其中摻加一些烤煙和香料。其中的添加劑如石灰、丁香、煙葉和檳榔籽中含有一些致癌因子,口腔癌的發生與嚼檳榔的時間和檳榔在口腔內滯留的時間呈正比。

    湖南是檳榔消費大省,在當地依然流傳著“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這樣的俗語,檳榔幾乎是當地人生活的必需品。在湘潭,檳榔甚至被當做婚喪嫁娶的回禮。

    《中國牙科研究雜志》刊登的一篇論文曾指出,僅在湖南省長沙市5家醫院,口腔癌發病人數從2005年的305例增加到2016年的2108例。在2016年的2108個口腔癌患者中,有1803人長期嚼檳榔。

    2018年,湖南省腫瘤防治辦公室也曾發布相關數據,口腔癌占全省腫瘤發病率的第8位。相對其他省份口腔癌的十幾位排名,口腔癌已成為湖南的“特色腫瘤。”《中國牙科研究雜志》(Chin J Dent Res)發文稱,2005-2016年間,檳榔誘發的口腔癌在湖南連續12年逐年上升,2016年口腔癌發病例數是2005年的7倍。

    《中國腫瘤》在 2019 年曾發表題為《2009~2015 年湖南省腫瘤登記地區口腔癌發病與死亡分析》的學術論文。

    論文原文

    圖片來源:中國知網

    文章指出,口腔癌死亡順位男性居全部惡性腫瘤的第 11 位,女性居第 20 位,已成為威脅湖南省男性特別是城市男性居民身心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

    文章同時建議:“效仿煙草控制措施,從政府層面制定控制策略,各級監管部門對嗜好檳榔人群,要積極給予警示宣傳,對檳榔加工企業各類廣告進行限制,對檳榔包裝產品,強制標示咀嚼檳榔有害口腔健康,提高檳榔銷售稅率等措施。”

    更需要注意的是,檳榔受害者正在年輕化。

    自 1984 年在中國大陸地區發現因咀嚼檳榔導致的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病例,以及隨后回訪發現口腔癌病例以來,湖南省的口腔癌患者逐年快速增加,嚼檳榔人群的年齡也越來越小。

    《湖南地區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究》曾明確指出,城鄉居民咀嚼檳榔的最小年齡分別為4歲和3歲,而10歲以下的咀嚼率達9.79%。

    2010年嚼檳榔人口統計

    圖片來源:《湖南地區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究》

    生活中,不少學生都會嚼檳榔來“提神”,甚至有未成年人12次搶奪多個店鋪檳榔而獲刑。據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消息:“2017年3月至4月,吳某等人搶奪他人店鋪內的檳榔,共計強奪檳榔233包,價值人民幣2412元,幾人將搶奪到的檳榔部分共同吃掉,犯罪時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

    除此之外,在湖南岳陽政府留言板中,也曾有商戶反映稱:“搶奪時間多為學生放學休假時間,尤以周末和夜間17:00-20:00居多,搶奪人搶了就跑……”

    商戶舉報內容

    圖片來源:岳陽市領導留言板

    檳榔廣告屢禁不止

    從采摘、烘烤,到后期的加工、包裝、添加劑制造、物流、銷售,檳榔早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省擁有食品許可證的食用檳榔生產企業多達127家,從事檳榔生產、銷售的人員超過500萬,帶動相關產業超過400億元,約占全國檳榔總產值的3/4。在湖南,從事檳榔行業的人不少于30萬,多地還曾出臺政策,扶持檳榔行業發展。

    《湘潭縣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檳榔產業發展的意見》就曾提出,要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 3 年實現創收 300 億元,5 年實現創收 500 億元的目標。

    在政策的加持下,檳榔企業除了打通線下店鋪市場外,近些年,還將營銷瞄準到了線上,試圖擴大其消費群體。

    在今年的綜藝節目《吐槽大會》中,某品牌的“枸杞檳榔”引發爭議。節目不僅把檳榔產品放在顯眼處,選手們也多次提及,“有枸杞更好一點,讓吐槽更猛一點”等廣告詞試圖用枸杞來掩蓋檳榔的危害,受到大量醫生譴責:“節目給檳榔做廣告,缺德。”

    《吐槽大會》中的檳榔廣告

    這并不是個例。近些年,檳榔還頻繁出現在NBA賽場、電競直播、各大短視頻和綜藝節目中。

    2016年,NBA球隊金州勇士隊和孟菲斯灰熊的比賽現場出現了檳榔。

    2017年,某檳榔品牌贊助湖北省舉辦的ECGC電競比賽,甚至現場售賣。

    2019年,某檳榔品牌出現在直播平臺中,并冠名英雄聯盟S9全國總決賽。

    2020年6月29日,湖南某檳榔企業贊助騰訊視頻的綜藝節目《德云斗笑社》。

    2020年9月,某檳榔品牌董事長作為非遺傳承人登上電視節目。

    2020年10月,某檳榔品牌冠名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第三季,并聯合舉辦專屬線下活動“灌籃提神站”,進一步提高線下聲量,獲得全方位的宣傳。

    2021年8月,某檳榔品牌成為《這就是街舞》第四季的戰略合作伙伴,并通過微博開屏廣告等形式宣傳。

    檳榔企業頻繁贊助綜藝節目

    據悉,2019年3月7日,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曾下發《關于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其中提到所有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停止發布的媒介平臺包含且不限于報紙、電臺、地鐵、公交車等。“此項工作必須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

    通知原文,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對于叫停廣告,湘雅醫院口腔科副主任、湖南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蔣燦華曾告訴“醫學界”:“首先感到高興,但是只能說是我們多年來的呼吁,有了一點小小的結果。”

    事實上,上述通知并不是政府行為,而是行業內部所為,對企業的約束力仍然有限。一位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的負責人曾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達了他的尷尬處境:“目前國家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所以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沒有法律依據,不能采取執法行為,只能采取口頭上的勸導,然而約談和勸導的力度又是有限的。”

    同年5月,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任彩萍教授團隊發表在《柳葉刀·腫瘤》的文章First steps to regulate advertising of areca nut in China(中國監管檳榔廣告的第一步),介紹了檳榔的危害和最新政策。

    論文原文

    任彩萍教授團隊表示,這一廣告禁令只是迫切需要的第一步,未來將更廣泛地禁止檳榔果,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海南種植檳榔農民的生計,也將影響到湖南產值數百億美元的檳榔產業。

    事實證明,僅在幾個月后,上述文件就淪為一紙空文:某檳榔企業獲得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獎項,檳榔企業還冠名《這就是灌籃》第三季等綜藝節目。

    “醫學界”梳理發現,目前《廣告法》僅明確規定,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但是針對檳榔卻無相關規定。

    此前,廣州的高速公路、公交車、出租車等地方,檳榔廣告隨處可見,這些廣告大力宣傳檳榔的歷史、口感、品質,但都沒有注明——檳榔有害健康。

    對此,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目前廣州已經下線與檳榔商品有關的候車亭廣告70余個、公交車身廣告274個。廣州市還將會同有關單位開展調研工作,適時推動相關立法工作,依法嚴厲查處違法檳榔廣告。

    規范檳榔廣告發布只是規范整個行業的開始。從長遠看,加大“檳榔危害”的宣傳力度、引導檳榔產業健康發展仍然任重道遠,您認為呢?

    資料來源:

    [1]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中國經濟網

    [2]為什么要禁止廣告宣傳檳榔.南方周末

    [3]Association of DSM-5 betel-quid use disorder with 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 in 6 betel-quid endemic Asian populations. JAMA Psychiatry. 2018 Mar 1;75(3):261-269.

    [4]張春江,呂飛杰,陶海騰.檳榔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8(06):50-53.

    [5]彭曄煒,劉景詩,許可葵,劉湘國,王靜,廖先珍.2009~2015年湖南省腫瘤登記地區口腔癌發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9,28(09):680-688.

    [6]蕭福元,袁晟,桂卓嘉,周雪梅,劉自偉,胡余明.湖南地區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07):1218-1222.

    – End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