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是癌癥病人很常見的一個并發癥,發生率大概有40%-50%,尤其腫瘤在進展期時,大約20%的病人最終會因營養不良而去世。消化道腫瘤病人發生營養不良明顯多于非消化道腫瘤病人,年老病人要高于中青年病人。癌癥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癌癥患者營養不良的早期原因就是癌細胞增殖,因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一樣,需要攝取營養物質,因此不僅僅會消耗機體組織,還會消耗脂肪組織,所以癌癥患者才會日漸消瘦。
在患者的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癌細胞還會持續消耗肌肉以及體內的蛋白質,因此營養不良就開始加重,肌肉也會萎縮,對患者有嚴重危害。
食欲不振是癌癥患者早期的癥狀之一,沒有特別的原因主要就是食欲下降,尤其是晚期的癌癥患者,這種問題會更加顯著。
大部分時候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和腫瘤產生的炎性介質有一定的關系,這可能會影響到食欲中樞,而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多種不良反應就會導致患者沒有胃口,并且吃飯也不能夠正常攝取營養。
有一部分癌癥患者是會出現嚴重的營養吸收障礙的,這一部分癌癥患者通常是疾病發展引起了胃腸道功能紊亂。
在進食之后,患者對營養的吸收主要依賴于小腸部位的功能,但是如果腫瘤給患者的消化道造成巨大影響,就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吸收障礙。因此即便是能夠正常吃飯,也不能夠吸收足夠的養分,身體無法利用這些養分,就不能夠恢復身體狀態。
癌癥患者如果發展到后期,是容易引起營養物質代謝紊亂的,就比如有一部分癌癥患者對糖類的消耗是正常人的7倍以上,因此往往會導致糖類消耗過多,儲存量下降。
這一類患者的癌細胞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氨基酸,迫使身體內的蛋白質以及大量的組織成分丟失,因此患者的營養不良問題會迅速加重。不僅如此,患者身體中脂肪合成也會迅速減少,就很難控制身體狀態。
營養不良病人的預后要差一些,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免疫力低,對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差,也可能有比較多的并發癥,比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傷口愈合慢,同時治療費用也會增加。
營養不良不是簡單地“瘦”,身體消瘦、體重下降只是營養不良的一個主要方面,主要是肌肉消耗能量過多,導致病人肌肉萎縮,包括呼吸肌在內。蛋白質缺乏也是營養不良的主要方面,多表現為水腫。
癌癥病人最常見的營養不良既有肌肉消耗也有蛋白質缺乏,因此病人營養狀況也不能簡單地用體重來判斷。
補充營養最好的途徑就是吃,若是不愿、不想吃,多一些鼓勵,比如做些可口的飯菜,顏色豐富些,有人喜食辛辣刺激,也可以稍微增加一些,沒必要限制苛刻!還可以多次吃飯,“強迫”吃飯。
癌癥患者營養不良與疾病本身和飲食都有一定的有關系。癌癥晚期沒胃口、不想吃飯是比較常見的問題,繼而病人的營養狀況令人擔憂,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等一系列癥狀就會出現了,病人的免疫力隨之下降,腫瘤可能就占了上風,對病人生存時間也就產生威脅。
食欲不振不同于惡心、嘔吐、疼痛等癥狀對病人產生的痛苦緊迫,往往被忽視,但造成的后續影響是比較大的,不利于病人的康復。厭食-營養不足-惡病質,是腫瘤患者最常見、也是最頭疼的問題。
癌癥患者食欲不振是多因素造成的,與情緒、腫瘤代謝物、體力狀態、治療副作用以及其它不適等都可能有關。
中醫藥治療癌性厭食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為基本原則,所用中藥主要以補虛、理氣、化濕和利水滲濕類為主,使正氣恢復,從而增強免疫力,解決患者出現的癥狀,在治療癌癥的同時改善食欲,提高生存質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