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業、事業、生意場上,我們應該都聽過“保持空杯心態”這個建議。
什么叫空杯心態?
就是把過去的好壞所有都清零,讓自己寵辱不驚。這樣,既不會因為過去取得的成就而自大,也不會因為過去的失敗而否定自己裹足不前。
保持空杯心態會讓人們在學業、事業、生意場取得成就,同樣,也可以利于病人治療。
人之所以害怕死亡,害怕疾病,不外乎這三個原因:
第一,放不下現在擁有的;
第二,害怕疾病的痛苦;
第三,害怕死后的未知世界。?
因著這三點,所以許多人談病一臉愁容,談死色變。如果知道自己所剩日子不多,便會惶惶不可終日,每日唉聲嘆氣,在心里抱怨自己命不好,責怪上天不公,為什么偏偏是自己得了病?
還記不記得我們小學的時候學過的成語——杯弓蛇影?
弓箭倒影在酒杯中的影子讓主人公以為自己喝下了一條小蛇,回家后,主人公心中十分擔憂,只覺得渾身不舒服,沒過幾天便危在旦夕,直到友人告訴他那只是弓箭的倒影后,他才覺得渾身輕快起來。
很多時候,心靈的能量是會影響你的感官的。
有的人患了絕癥,并不懼怕死亡,也不會因此花費時間哀嘆啼哭,而是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熱情,他們知道所剩日子不多,更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去利用好每一分鐘。
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所以,我們后來才能看見許多所謂的醫學奇跡。
2007年,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凌志軍被診斷為“肺癌 腦轉移”,即肺癌晚期,當時北京上海兩地的名醫會診都認為他活不過三個月。
當時,外科、內科、中醫、“太醫”都給了凌志軍不同的治療方案。
面對這些治療方案的時候,凌志軍猶豫過,糾結過,彷徨不決后,他終于選擇做了這么兩件事:
第一:選擇自己信任的醫生,根據醫生的建議治療;
第二:?積極樂觀的生活。
五年后,他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得越來越健康。他說過的幾句抗癌之路上的“肺腑之言”,句句經典。
1、很多人不是死于腫瘤而是死于無知和恐懼
凌志軍認為人們對癌癥的認識存在著一些偏差,這種偏差容易讓病人產生恐懼,而過度的恐懼是不利于治療的。
著名腫瘤專家何裕民認為:“癌癥只是一種慢性病”,這個觀點顛覆了“癌癥是絕癥”的慣性思維。
何裕民說:“很多腫瘤患者死于對腫瘤的無知、高度恐懼以及恐懼本身帶來的盲目應對。”
無知和恐懼讓我們忽視了自身的自我修復能力,高估了治療的作用,有的人病急亂投醫,各種治療方案都采用,各種特效藥都嘗試,最后一命嗚呼。
用理性和智慧應對腫瘤,只要我們不恐懼,不盲從,不走上錯誤的治療之路,我們就已經有66%的機會遠離死神。
即使腫瘤已經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長期與癌共存。
2、把性命托付給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康復之路
凌志軍也和大多數的晚期癌癥患者一樣,籠罩在“末日心態”之中。但和其他患者不一樣的是,他選擇了一種積極的方式面對。
在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他采用了一些自然的方式去恢復自己的體能——每天步行5公里。
5年的時間,他至少走了8000多公里,這相當于從北京到拉薩一個來回。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忙碌工作,而是把自己的時間更多的放到了幫助他人和享受生活上。
他經常四處旅行,用鏡頭去記錄人世間的美好,用他的熱情和樂觀與疾病做抗爭。
凌志軍的妻子也說:愛情、親情和友情的力量,會讓我們的生命出現奇跡。即使它無法起死回生,仍可以讓我們超越肉體的痛苦,達到心靈的安寧。
3、向死而生,把身體交給自然
患病后,凌志軍對于時間的意義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他說:“時間不再是金錢,不再是完成工作進度的承載體,它不過是我告別死神走向康復的橋梁。”
正是抱著這種美好的期望,他更加珍惜時間,也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他花費了許多的時間在戶外度過,享受四季陽光、風雨雪霧、藍天白云。
每天,他重視的五件事是:吃、喝、拉、撒、睡。
在吃的方面,他查閱了很多的資料,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病情給自己安排合理的飲食,并且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
以前他從不觀察自己的小便大便顏色,自從生病以后,他開始關注自己身體的每一處細微的變化,根據變化調整營養的攝入。
春秋季節,在陽光柔和的時候,他會去到戶外,享受陽光的沐浴。
“我的生命再次被陽光照亮,生機和活力不知不覺重新回到我的身上。”
他去了一些氣候和空氣好的地方療養、去了深圳東郊隱居,甚至回到了滑雪場,重溫了這種野性和富有刺激性的運動。
2012年3月15日,經過新一輪的復查,凌志軍顱內病灶幾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見新的異常。
醫生對他說,“不要再把自己當作病人啦!”?
凌志軍
擔憂和害怕對于我們的健康并無益處,所以我們應該把這些不好的情緒清除出去。那么該如何清除呢?
當然是從根源做起。
01
放下
首先,放下我們現在擁有的,把過去曾有的美好和現在正擁有的東西全部清理出我們的大腦,讓大腦保持一個空杯狀態,告訴自己,此刻才是最重要的,此刻的你才是最重要的。
02
面對
其次,坦然面對疾病的痛苦,把恐懼,逃避清理出你的大腦,自己主導情緒。逃避、害怕都無法避免患病的痛苦,與其每日擔心治療的痛苦,倒不如坦然面對。
不管疾病讓你多么痛苦,它始終都會消失,也正是因為疾病使你痛苦,才能讓你體會到健康的幸福,這樣,在你不痛苦的時候,你都是幸福的。
03
清理
最后,把對死亡的恐懼清理出去。生活應當是充滿希望,而不是充滿恐懼的,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去,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這個話題,只要活著的時候是幸福的,開心的,積極的,充滿愛的,死后的世界又何必多慮?
勘破才能放下,生老病死四大皆空,既然一切都是空,又為何放不下?試著經常對自己釋放正能量的信號,這樣心中無所畏懼,身體也會更勇敢地與疾病抗爭。
我們無法否認現代醫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可若將所有的希望都只放在現代醫學上,那會讓你更加脆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治病,只是激發和扶持人類機體的自愈力而已,最終治好疾病的,不是藥,而是人們自己。
父母孕育我們的時候,跑得最快的精子才能成功地和卵子結合。我們能降生于世,說明,在一開始的競跑中,我們就已經是勝利者了。
原來從一開始,我們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們的能量才是最有力的能量,真正讓我們痊愈的,不僅僅是治療,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
相信自己,你也可以成為下一個奇跡。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