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9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已經超過19億劑次。各權威專家表示:“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疫苗是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
但這19億劑次中卻沒有一劑是屬于癌癥患者的,其實,對于癌癥患者,更應該盡快盡早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021年6月10日NCCN指南發布了《癌癥患者COVID-19疫苗接種指南》,指南表示:癌癥患者,甚至是許多接受治療的患者發生COVID-19并發癥的風險很高。
所以,接種疫苗不要等待。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現在就去接種疫苗!
現在就去接種疫苗!
現在就去接種疫苗!
↓↓↓
- 接種COVID-19疫苗不要等待,盡快接種。
- 大多數接受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或放療的患者應盡可能接種疫苗。
- 除外接受干細胞移植或 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此類患者治療后應等待至少3個月才能接種疫苗。
- 要求護理人員、家人和密切接觸者也接種疫苗。
- 即使在接種疫苗后,仍應佩戴口罩并避免人群聚集。密切接觸者也應如此。
- 疫苗接種的副作用(如手臂酸痛和疲勞)癌癥患者與非癌癥患者相似。
癌癥患者患病、住院和死于COVID-19的風險較高。這就是為什么癌癥患者接種病毒疫苗如此重要的原因。
眾所周知,癌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不爭的事實,正因為如此,她們才更加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癥狀反而比普通人更加嚴重。
免疫功能低下意味著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抗疾病和感染的能力較差——包括引起COVID-19的病毒。免疫抑制源于癌癥本身或作為癌癥治療的副作用,一些癌癥生存者在完成治療后仍存在免疫抑制。
研究人員表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基本不太可能患上新冠病毒肺炎,而就算是不幸感染,有了疫苗的防護,重癥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
早期數據表明,疫苗可能有助于在第一時間預防感染。然而,在我們知道疫苗預防病毒傳播的效果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接受大手術的癌癥患者應等待幾周才能接種疫苗。這種短暫的間隔有助于醫生知道發生的任何癥狀是由于手術還是疫苗。
患某些分型的急性白血病的人應該在接受初始癌癥治療后等待幾周。他們受損的免疫系統需要恢復,這樣疫苗才能有效。
成像(如PET掃描或MRI)是另一個考慮因素。影像專家了解到,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一樣,可能會引起淋巴結腫脹。這會影響乳房x光檢查結果。因此,成像應在接種后延遲4-6周,只要延遲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目前尚不清楚化療如何影響人體對COVID-19疫苗的反應,但早期數據表明免疫反應并不那么強烈。盡管如此,專家強調,接受化療的人應該盡可能接種疫苗。接受其他治療(如免疫治療或放療)的人也應盡可能接種疫苗。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