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都說民以食為天,可是還有一句話,叫做“癌從口入”。
約40%的癌癥與飲食習慣、食物構成、烹飪方法等有關,毫不夸張地說,很多癌癥就是吃出來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食物,醫生們很少吃,很多人卻經常吃,殊不知有致癌風險。
一、發霉的食物
“預防肝炎很重要,不要受感染,不吃發霉的東西,肝炎患者要定期、及時檢查治療。”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行醫幾十年,經常勸戒別人,不要吃發霉食物。
花生、瓜子、玉米、小麥、食用油、調味品、豆腐以及豆類等食物發霉之后,極易產生黃曲霉素,它的毒性非常強,是砒霜的68倍,被WHO定為一類致癌物,因為它會破壞人體的肝臟組織,誘發肝癌甚至死亡。
一些人生活比較節儉,食物發霉也舍不得扔,或者喜歡買發霉變質的打折食物來吃,這樣的行為不可取。食物一旦發霉,就不能食用了,哪怕切掉發霉的部位也是不行的,在我們看不見發霉的地方早已布滿了未發展成型的霉菌菌絲。并且,霉菌的孢子可以散播到空氣中,易引起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因此,家里如果有發霉的食物,趕緊扔了吧。另外,高溫油炸的方式也殺不死霉菌,而且高溫油炸這種烹飪方式本身也是不太健康的。
二、油炸的食物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建平主任醫師曾經在北京衛視中說自己幾乎都不吃炸茄盒、地三鮮、干煸四季豆這三道菜,這三道菜的共同點就是都經過了油鍋,洗過“油澡”,經過高溫油炸,不僅丟失了大量的營養,還會產生有害的致癌物。
高溫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肪酸等不耐熱的營養物質被破壞掉,最后剩余的營養連原來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產生的致癌物卻是很多的,如:
1、土豆、紅薯中的淀粉類物質經過高溫油炸之后會產生丙烯酰胺,這是一種會影響人的皮膚、眼睛以及神經系統健康的物質,動物試驗還表明其存在致癌性;
2、250~300℃的油溫會使食物中的脂肪酸發生聚合,產生會造成肝臟損傷的環狀單聚體;
3、反復高溫油炸的方式會使食物中的有機物質受熱分解產生多環芳烴化合物,這種物質可以吸入肺泡誘發呼吸道癌癥;
4、高溫油炸會使食物中的油脂分解出大量的雜環胺,這是一種會損害肝臟健康、影響生育功能的強致癌物。
油炸的食物雖然香氣四溢、酥脆可口,但我們選擇食物的時候,要注意避開高溫油炸類食物,選用蒸、煮等比較健康的食物,不能光考慮口腹之欲。
中國人的飯桌經常少不了酒的身影,實際上,酒也是會損害人體健康的一種食物。
三、酒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醫療美容科主任廖農介紹,自己的雷區就是醉酒,作為一個美容醫生,他直接指出過量飲酒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
除了傷害皮膚之外,酒也是世衛組織劃定的一類致癌物。《柳葉刀》一項涉及50萬研究對象的研究顯示,中國人天生不適合飲酒,因為約1/3中國人酒精代謝方面的關鍵基因(乙醛脫氫酶)存在變異,難以將酒精代謝掉,飲酒后患上肝癌、口腔癌、食管癌、喉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的風險更高。
在中國的福建和廣東潮汕等地區,功夫茶是很流行的,但這種食物也有致癌的風險,而且這些地方的食管癌發生率也比較高。
四、功夫茶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邵文龍在《健康時報》上談到自己有一個“雷區”,那就是不喝功夫茶,他認為功夫茶這類過燙的食物容易燙傷食管,引發炎癥,長此以往,容易形成食管癌。
當我們吃下太燙的食物,食管就會感覺到不適,因為食管的耐受溫度是40℃-50℃,一旦超過這個溫度,食管粘膜就可能被燙傷,如果溫度超過65℃,食管還可能發生潰爛。如果長期遭受燙食的反復刺激,食管細胞就可能發生癌變,形成食管癌。也正是因此,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呼吁不要飲用65℃以上的熱飲。
“癌從口入”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發霉、油炸、太燙的食物,還有酒精,都有可能誘發癌癥。并不是每個人包括每一位醫生都能完全避免不攝入,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應該避免食用這些食物,滿足口福應該要以保證健康為前提。#健康明星計劃#
參考資料:
[1]《一級致癌物有哪些?發霉食物要警惕》人民網.2017.10.22
[2]《科學家證實喝酒致癌!喝酒臉紅的人更要小心!》科普中國.2018.01.18
[3]《中國人喝酒更易致癌?《柳葉刀》涉及50萬人的研究給出答案》生命時報.2019.06.04
[4}《12位醫生的健康秘訣:堅持做的事和絕不做的事》.健康時報. 2015.08.2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