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放進冰箱3天,就會變成毒饅頭,有黃曲霉素不能吃,這是真的嗎?”
后臺收到一位粉絲的私信,饅頭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主食,尤其是北方人,經常一買就是一大袋,吃不完就放在冰箱里保存,這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網上也有一些聳人聽聞的傳言,認為饅頭放進冰箱里面超過3天就會發霉,如果發霉就會產生致癌物黃曲霉素,增加人的致癌風險,這是真的嗎?
一、饅頭放冰箱超過3天會產生黃曲霉素?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曾經對這個問題進行辟謠,冰箱溫度太低,不太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不用擔心。
黃曲霉素的代謝產物滋生溫度在28—38℃,而冰箱處于低溫環境,并不利于黃曲霉素的生長。因此,在冰箱存放幾天,但沒有發現黃曲霉素(饅頭表面沒有發霉),還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二、黃曲霉素一般藏在這些食物里!
哪些食物,才是黃曲霉素真正的“殖民地”呢?
1、發霉的花生、花生醬
除了發霉的花生,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花生做花生醬,其中也可能含有黃曲霉素。而且這種加工過的產品,比起發霉的花生,更難識別。
2、發苦的堅果、瓜子
瓜子、堅果是中國家庭非常喜歡的小零嘴,但若不小心吃到發苦的果仁,一定要迅速吐出來,并且用漱口水漱口。這些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3、劣質食用油
同理,食用油的原材料來自于花生、玉米、大豆,如果在榨油過程存儲不當,導致原料發霉,那么所榨出的食用油也會帶有黃曲霉素。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工藝簡單,缺乏去除有害物質的工藝,很可能油里含有大量黃曲霉素。
4、久泡的木耳
木耳本身是無毒的,但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就容易引起細菌繁殖,若是遇到高溫天氣,霉菌、細菌繁殖速度加快,很可能會污染木耳,造成黃曲霉素的產生。可以利用冰箱的低溫,放在冰箱里泡發,可以大大降低黃曲霉素的出現。
三、黃曲霉素是8種癌的誘因,千萬要遠離
黃曲霉素是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對人的肝臟組織起到直接破壞的作用,黃曲霉素對多種癌癥的發生都具有誘導作用,尤其是對肝臟,在一定劑量下可能直接誘導原發性肝癌的發生。
除了誘發肝癌,黃曲霉素還與胃癌、腎癌、乳腺癌、卵巢癌、淚腺癌、直腸癌及小腸等部位的腫瘤有關。長期使用黃曲霉素,無疑是在吞服致命的毒藥。即便是短期,大量攝入黃曲霉素同樣可造成急性中毒,出現包括急性肝炎、肝組織出血性壞死等肝損傷。
四、吃不完的饅頭如何處理比較好?
饅頭是許多人喜歡的主食,尤其在北方,還有“可以沒米飯,不可無饅頭”一說。但饅頭蒸起來,肯定不是一兩個,剩余的饅頭要怎么儲存呢?
1、保鮮袋冷藏
饅頭是不應該直接放入冰箱保存的,直接放入冰箱,可能會導致水分流失,饅頭變得干巴巴。最好是用保鮮盒或保鮮袋,把饅頭裝在里面,把空氣擠出去,封口保存。
2、2天內盡量吃完
饅頭畢竟是高碳水化合物,即使真空保存,還是建議兩天內食用完畢,時間一長不僅影響口感,還會變質。
3、食用時最好用蒸鍋加熱
冷藏或冷凍的饅頭拿出來時,由于水分被蒸發,最好用隔水加熱的方式,這樣吃起來也不會太干。若是用微波爐,很可能你吃的不是饅頭,而是“石頭”。
正確認識黃曲霉素,幫助我們有效隔絕感染途徑。避免黃曲霉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斬斷源頭,防止食物霉變,購買食物,最好還是現買現吃。大米、玉米、花生等五谷,注意存放在干燥、通風處,并避免陽光直射。
參考資料:
[1]《專家教你防霉攻略:黃曲霉素280度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卻極易隱藏在家里的這些地方》.青島晚報.2020-10-12
[2]《發黃的大米,一定含有黃曲霉素?》.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2019-12-03
[3]《饅頭吃不完應該這樣保存,而并非直接放入冰箱,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吧》.消費日報.2019-12-0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