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胸膜間皮瘤(MPM)起病隱匿,惡性程度高,傳統化療或化療基礎聯合靶向治療效果相對欠佳。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雙免疫治療在MPM領域也進行了相關探索,結果顯示,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歐狄沃?)聯合伊匹木單抗注射液(逸沃?)對MPM患者顯示出顯著生存獲益。
本次“新定逸,如沃所現-百時美施貴寶伊匹木單抗注射液全國上市會”于2021年10月16日順利召開,伊匹木單抗注射液藥物可及性問題得到解決,有望給中國MPM患者帶來更多生存獲益。
本次會議邀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廖美琳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作為大會主席,與此同時,特邀中國科學院董晨院士、蘇黎世綜合癌癥中心Rolf Stahel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癌癥研究所Paul Baas教授、伊匹木單抗注射液主要研發者王常玉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毛偉敏教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王立峰教授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承志教授作為講者和討論嘉賓,就熱點話題進行學術交流。本文整理會議精粹如下,以饗讀者。
逸沃?上市會現場及慶祝儀式
主席致辭
會議伊始,由大會主席廖美琳教授、陸舜教授、王潔教授發表開場致辭。
廖美琳教授提到, MPM惡性程度高,預后差,近三十年來治療模式未見明顯改變,雙免疫治療模式開啟了MPM治療新時代,有望給患者帶來更多生存獲益。除了注重MPM治療以外,還需要特別關注流行病學調查,尤其是有無石棉接觸史。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廖美琳教授
陸舜教授表示,從201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于CTLA-4靶點的發現到今天伊匹木單抗注射液的上市,是轉化醫學的成功實踐,伊匹木單抗注射液藥物可及性問題得到解決,有望給中國MPM患者帶來更多生存獲益。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
王潔教授提到,伊匹木單抗注射液是最早研發的免疫治療藥物之一,伊匹木單抗注射液的成功上市將會為MPM患者帶來更多生存獲益和生活質量改善。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
最后,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裁陳思淵女士首先對各位專家教授到來的表示了感謝,并說明了伊匹木單抗注射液的成功上市對臨床事業及廣大患者帶來的意義。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裁陳思淵女士
學術環節
強強聯合,歐狄沃?聯合逸沃?抗腫瘤療效進一步提升
王常玉博士對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和伊匹木單抗注射液的研發歷程和不同作用機制探索進行細致梳理,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能夠阻斷PD-1與其配體的結合,解除腫瘤細胞對CTL殺傷功能的抑制和抑制T細胞的衰老死亡,伊匹木單抗注射液可以擴大T細胞庫,接觸Treg細胞對T細胞活化的抑制作用,降低Treg功能并克服Treg介導的免疫抑制,使記憶T細胞克隆增加。
總體而言,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聯合伊匹木單抗注射液具有優勢互補的協同作用機制,聯合治療可提高抗腫瘤活性。
逸沃?主要研發者王常玉博士
披荊斬棘,未來可期-雙免疫治療在胸部腫瘤機遇與挑戰同在
陸舜教授從胸部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史、現狀和挑戰講起,并就雙免疫治療研究進展和未來研發方向進行細致梳理。目前國內胸部腫瘤治療主要以單藥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聯合化療為主,盡管較化療能夠顯著延長生存,但在人群限制(PD-L1陰性人群)、長生存獲益和化療相關安全性/生活質量方面仍面臨挑戰。
最后,陸舜教授談到,探索、發掘并善用預測性生物標志物,精準篩選潛在獲益人群并預測療效和耐藥風險,以及開發新的潛在聯合方向是未來雙免疫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
沖破云霧,撥云見日-雙免疫治療確立MPM一線治療地位
王立峰教授介紹中提到MPM總體預后不佳,中位OS<10個月,5年生存率不足10%。MPM治療藥物突破乏善可陳。此外,MPM患者機體狀況和生活質量相對較差。王立峰教授解讀了CheckMate 743研究,雙免疫一線治療MPM的3年生存率達到23%,并降低27%死亡風險,安全性可控,無新發安全性事件。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王立峰教授
雙免先驅,安然處之-雙免疫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可控
周承志教授表示,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聯合伊匹木單抗注射液的組合“剛柔并濟”,為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保駕護航。這種特性一方面表現在通過多項臨床研究探索最佳劑量,另一方面,在保證患者獲益的同時,雙免疫治療安全性良好,無新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信號。
目前多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雙免疫治療不僅與化療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TRAE)發生率相似,且在所有免疫聯合方案中較安全。雙免疫治療方案的中位irAE發生時間集中在前3個月,多數irAE經適當管理可控可緩解。
CheckMate 743臨床研究PRO報道顯示,相比于化療,雙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改善包括食欲、乏力、咳嗽、呼吸困難、疼痛等在內的多個疾病相關癥狀負擔,并且可以延緩癥狀惡化時間。
接下來,周承志教授提到,目前在臨床管理irAE時,全球有多部免疫相關毒性指南可供參考,各大指南均對毒性分級進行管理方案推薦。在臨床實踐中,必須高度關注重度免疫不良反應,并進行及時診治。最后,周承志教授總結到,雙免疫治療和免疫單藥毒性譜差異不大,管理irAE時可以側重于各自常發生需關注的irAE。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承志教授
大咖面對面
本環節由吳一龍教授、陸舜教授、攜手中國科學院董晨院士、蘇黎世綜合癌癥中心Rolf Stahel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癌癥研究所Paul Baas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毛偉敏教授、王常玉博士就目前雙免疫治療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大咖面對面討論嘉賓
雙向打擊,協同抗瘤-歐狄沃?聯合逸沃?實現1+1>2效應
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聯合伊匹木單抗注射液是兩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獨特組合,分別靶向PD-1和CTLA-4,兩者具有潛在的協同作用機制,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抗癌作用:伊匹木單抗注射液能促進T細胞的激活和增殖,而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幫助現有的T細胞識別腫瘤細胞;伊匹木單抗注射液激活的部分T細胞還可以分化為記憶T細胞,幫助實現長期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雙免成功上市,有望開啟MPM“去化療”治療時代
既往惡性胸膜間皮瘤的多種治療效果均不理想,CheckMate-743研究首次證明,與化療相比,雙免聯合治療能夠在一線為非上皮型MPM患者帶來顯著且持久的OS獲益,將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52%,近1/4的患者在接受雙免聯合治療后生存時間超過3年。雙免聯合治療通過潛在的協同作用為晚期MPM患者帶來顯著且持久的OS獲益,使得“去化療”成為可能。
療效顯著,安全可控-雙免治療開啟MPM治療新篇章
從作用機制來講,雙免聯合治療的療效優于單藥治療,整體不良反應的發生比例也高于單藥。但與化療對照相比較,雙免聯合治療不良反應發生風險相當。。雙免聯合治療組任意級別TRAEs發生率為80%,3-4級TRAEs發生率31%,而化療組中的發生率分別為 82%和32%。在CheckMate-743研究中觀察到的雙免聯合治療的安全性與之前在其他腫瘤中同樣劑量水平的研究中所觀察到的安全性一致。
大會總結
精彩討論環節過后,吳一龍教授、陸舜教授和廖美琳教授分別對本次大會進行總結。
吳一龍教授
從會議中獲益良多,非常感謝本次參會專家的演講和熱烈討論。再次祝賀伊匹木單抗注射液的成功上市,伊匹木單抗注射液上市代表著起點,期待后續能有更多好的藥物上市,真正給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陸舜教授
希望后續更多關注中國患者,關注真實世界患者數據,包括療效和副作用等多個方面。
廖美琳教授總結
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MPM的治療歷經化療到免疫治療時代,有望開啟“去化療”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創新至關重要。另外,多學科診療在MPM治療過程中十分重要,要加強彼此之間的協作。希望更多專家學者注重MPM流行病學研究,得出具有中國特色的MPM流行病學數據。
至此,百時美施貴寶逸沃?上市會圓滿落幕,期待在不遠的未來,雙免疫治療將更深刻的影響和造福患者的生命,為更多的生命帶去的希望。
*晚期不可手術切除的、初治的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