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老張被確診為肺癌。醫生建議他及早做化療,但是,老張聽說化療會讓癌癥患者死得更快,所以一直拖著不去醫院,結果卻讓病情發展得更快了。
事實上,不僅老張有這種想法,很多癌癥患者,因為聽說化療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都會對化療產生不好的印象,甚至拒絕化療,導致病情急劇惡化。
今天,小艾就給大家普及下化療的知識,為化療“正名”。
一、為什么化療以21天為周期?
一般來說,化療從注射化療藥物的第1天開始算起,到第21天為一個周期。而化療的周期是根據藥物的半衰期、人體恢復的時間和腫瘤的倍增時間來制定的。
但是一個化療周期內,并不是每天都需要使用化療藥物。一般來說,在第1-2周的時候,會連續化療給藥;到了第3-4周,人體開始對化療的損傷進行修復和補充。休息一段時間之后,正常的細胞才能恢復,增強化療的療效。
所以,兩個化療周期之間,會有一定的間歇期。間歇期的長短要根據患者的具體身體狀況、化療效果等來定。
不過,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患者完成一個周期的化療之后,會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下一個周期的化療推遲,那么,這種情況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影響嗎?
正常情況下,一個周期的化療,無法一次性消滅所有的腫瘤細胞,只能消滅一部分的腫瘤細胞。如果療效比較理想,經過第一個化療周期之后,消滅了50%的腫瘤細胞,還剩下50%,第二個化療周期則可以繼續消滅50%的腫瘤細胞,剩下25%。以此類推,經過幾個周期的化療之后,腫瘤細胞已經消滅得差不多了,就沒有必要繼續化療了。可以通過后期的調理,依靠自身免疫力,把殘留的腫瘤細胞清除掉。
此外,我們還要考慮一點,腫瘤細胞的數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化療的過程中,腫瘤細胞的數量可能還在不斷增加。因此,如果化療周期推遲或者中斷化療,會對化療的療效產生不良影響。
不過,如果只是推遲幾天,一般來說影響不大,但是要及時跟醫生溝通,密切觀察身體狀況。總的來說,化療間隔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化療效果。
二、關于化療,這些問題要先搞清楚
臨床上,對于癌癥早期的患者來說,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在必要的情況下才考慮化療。因此,化療主要適用于癌癥中晚期的患者。此外,年齡過大、體質過差的癌癥患者,承受化療副作用的能力比較差,被副作用損傷之很難恢復,也不建議進行化療。
化療前,為了減輕副作用,增強療效,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是進行相應的身體檢查,特別是血常規,因為在化療的時候,周圍血管會受到化療藥物的刺激,發生化學性靜脈炎,所以建議化療前進行中心靜脈置管。
二是心理準備,情緒對于化療的效果也有重要影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胡思亂想,同時,也不要把化療的效果想得太完美,要對化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所了解,并且盡可能做好應對工作。
三是注意飲食,化療前的飲食,要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避免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只有營養充足了,才有好的體質去抵抗化療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四是準備好帽子、假發等。脫發是化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的癌癥患者發現自己化療之后大量脫發,會產生驚恐、焦慮的心理,佩戴假發或者帽子,有利于情緒穩定,弱化化療的副作用在患者心中的地位。
廣東省人民醫院營養科醫師宋佳音指出,化療間歇期的營養支撐很重要。數據顯示,有40%-80%的癌癥患者在化療期間存在營養不良。除了癌癥病情的影響之外,化療的副作用,比如惡心、嘔吐、厭食、腹瀉等胃腸道不適,也會干擾營養物質的吸收。反過來,營養不良,對化療的效果也會產生不利影響,造成惡性循環。
所以,在化療間歇期,患者一定要重視營養。尤其是存在營養治療指征的患者,要及時進行營養干預治療。臨床指南建議,存在營養治療指征的患者應優先選擇腸內營養,通過少食多餐,或者選擇高能量密度食品來補充營養。必要時,也可以考慮管飼。
三、化療的副作用,這些辦法來應對
在化療的過程中,常見的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脫發等。面對不同的不良反應,我們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1、惡心嘔吐
對于化療中的患者來說,惡心、嘔吐不僅會影響正常的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還會影響情緒,使患者產生恐懼心理,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治療中斷。
緩解惡心、嘔吐的癥狀,可以在化療前預防性給藥,或者服用止吐藥,最重要的是調整飲食,飲食一定要清淡,可以適量食用山楂、陳皮、生姜等具有止吐、開胃作用的食物。
2、消化不良
由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影響,患者容易產生心理功能障礙,導致胃腸運動與分泌功能受影響,造成消化不良。
出現消化不良,患者應堅持高蛋白質、高能量、易消化、低脂肪的飲食原則,食物做到軟爛碎小,同時多吃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的蔬菜、水果。
3、脫發
脫發的副作用一般發生于首劑化療后2-3周,嚴重的患者頭發會掉光,既影響正常的生活,也會對心理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患者在化療前,可以先將頭發剪短,或者購買假發、帽子等進行佩戴。在化療期間,可以通過按摩頭皮、使用溫和的洗發水等方法,減少脫發。一般來說,在停藥后6~8周后,頭發會逐漸長出來。
4、腹瀉
腹瀉持續發生的話,容易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導致體重嚴重下降,身體變得更加虛弱,引發其他并發癥。
對此,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進行補液,少吃難消化和對腸胃刺激大的食物。腹瀉完之后,要徹底清潔肛門,以免造成感染。
5、便秘
年齡大的癌癥患者,或者使用長春堿類、止吐藥、鎮痛藥的癌癥患者,容易出現便秘。便秘的時候,可以多飲水,軟化大便。可以適當運動,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新陳代謝。也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排便。
目前,化療依然是治療癌癥的主要方法之一。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期,一定要對化療有正確的認知,科學地看待化療,積極配合治療。
參考資料
[1]《化療,為什么21天是一個周期?》.醫世象.2020-10-15
[2]《【科普】化療前準備》.青海大學附屬醫院.2021-07-05
[3]《盤點8大化療常見不良反應,這份處理攻略建議收藏!》.腫瘤新前沿.2021-09-20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